海上丝绸之路还有另一起点?上海滩也发源于此,却因倭寇日渐式微(5)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当时,青龙镇的坊巷间不仅有酒市、茶市,更有了专门的演出娱乐场所“瓦肆”。镇上的大型瓦肆,犹如今天的上海大剧院和文化广场,可以容纳数千人,常常“歌管欢笑之声,每夕达旦”。宋人应熙在《青龙赋》中记载称:“讴歌嘹亮,开颜而莫尽欢欣;阓繁华,触目而无穷春色。”演员们则“杏脸舒霞,柳腰舞翠”,这是当年瓦市中女伎艺人在勾栏内亦歌亦舞尽情演出的场景。
还有星罗棋布在青龙镇三十六坊中的小型演出场所勾栏,常用栏杆和布幔隔离,便于分隔表演区和观众区。尚有街头巷尾、码头乡村到处可见的说唱演出,以及相扑、口技、皮影戏、木偶戏等杂耍表演。有时,这些艺人还会随远航的贸易船只,行迹遍及江南和福州、泉州等地区。
“控江连海”的青龙镇,还是当年人们的旅游胜地。吴淞江上观潮,胜过如今的钱塘江。每逢潮汐到来,龙舟开赛时,青龙镇上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青龙镇有“杏花村”,就在吴淞江岸边,村上家家户户都会酿酒。宋代词人谢逸《江城子·杏花村馆酒旗风》云:“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青龙镇的另一面,则是“与海相接,茫然无辨”。海上生活,日常面对的景致,除了茫茫大水,还是茫茫大水,而且要随时面对波涛浪涌间的无常。北宋文人陈林《隆平寺经藏记》写道:“……方其行者,蹈风涛万里之虞,怵生死一时之命。居者岁时祈禳,吉凶荐卫,非佛无以自恃也。故其重楹复殿,观雉相望,鼓钟梵呗声不绝。”
频繁的海上航行,让和水手们急需一座灯塔。一座能指引他们海上航行,同时也指引他们心灵归途的灯塔,佛教信仰因此滋孽繁盛。史料记载,古代青龙镇寺庙众多,仅叫得出名号的就有隆福寺、隆平寺、胜果寺、布金寺、罗汉教寺、普光寺、真如寺、通惠寺、福寿寺、圆通寺……
所以,宋代高僧灵鉴则在《隆平寺宝塔铭》中写道:“若建是塔,中安舍利,远近知路,贾客如归。”隆平寺塔承托了民众海上远航的归途,也承接着他们对平安喜乐的精神祈愿。正是寺庙的梵唱,抚慰着人们久在茫茫沧海上长久的孤独、面对浩渺天地的无助。
此间,大量印有“某某舍”的模印砖,就是青龙镇日常的具象。这些“某某”,或有达官贵人,或有平头百姓,无论什么身份,都尽己所能供养佛祖。按古代中国正史的标准,他们的事迹都不足以载于史传。如果不是这次考古发现,他们的名字都将永远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正是他们一砖一瓦捐建起了隆平寺塔,每一块砖瓦的背后都是普通百姓最质朴的祈愿。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