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和“街上人”的不同滋味(4)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我曾于1975年冬季征兵时报名参加体检,可惜因左下肢静脉曲张而淘汰,从此才断了从军之念。幸运的是,我搭上1976年“工农兵上大学”的末班车,于1977年3月跨入杭州大学读书,1979年8月毕业后分到浙江师范学院湖州分校(现湖州师范学院)教书。
从此,我的户口相继从桐乡乡下迁入杭州和湖州城里,我的身份从农民变成了居民,由乡下人变成了街上人。当时的内心别说有多高兴,也曾引来许多乡亲的羡慕。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我跳出农门成了街上人,但是那种“开门七件事,样样要花钱”的生活并非原来想象的那样轻松惬意。像我这样出身农村、只身进城的街上人,不仅与土生土长的街上人有许多差异,而且比其他同样出身农村通过读书或参军转入城市的街上人有更多难处。
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妻子和儿子是农村户口。按当时“子女户籍跟随母亲”的政策,我的妻子是农民,我的儿子出生后也只能是农民。
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像我这样由1个居民户口、2个农村户口组成的三口之家,在城市里生活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乡下人”和“街上人”的不同滋味


一是妻子就业挣钱难。
农民进场只能到处求人做保洁员、保育员、售货员等临时工。所谓临时工,就是城里最下等、最末档、随时可被辞退的人。不但待遇微薄,而且遭人歧视。
苦熬数年后,当我于1995年底按“副教授职称可允许家属随迁”的政策将妻子户口从乡下迁来城里时,却因她年龄超过35周岁而永远失去了安排工作的资格。随后又取消了“凭票供应”的政策,好不容易争取的“城镇户口”几乎一钱不值。
二是家庭无房住宿难。
虽然我已结婚成家,但仍然是只有1个户口的“单身汉”,没有资格参与单位分房,只能暂借单位的旧仓库一角作居所。我的儿子7岁那年该上小学时,因户口在农村而不准在市区小学报名,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
三是口粮不足吃饭难。
那时候,城镇居民的生活用品全部按户口“凭票供应”。凭我一人票证怎能满足三人吃用?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