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古人如何防疫?(3)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五代胡環番骑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彩绘陶俑中有戴帷帽的妇女形象,其中一尊骑马女俑的帷帽用泥制,外表涂黑,以方孔纱作帷,帷裙垂至颈部。帷帽帽体用皮革、毛毡或竹藤编织,外覆黑色纱罗等物,能防风沙。

面对疫情,古人如何防疫?


▲明绣帕,松滋市博物馆藏
宋代宋慈《洗冤集录》记载:用麻油涂鼻,或作纸摅子油,塞两鼻孔;仍以生姜小块置口内。遇检,切用猛闭口,恐秽气冲入。这是讲验尸官验尸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书中记载的方法与现代医用口罩防护观念相同,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十七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面对疫情,古人如何防疫?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分餐图(局部)
分餐而食,降低风险
古人说话、饮酒、饮食时也习惯性地用广袖遮鼻,既温文尔雅,又减少了飞沫传播,直到现在很多家长在吃饭时依然会教导孩子“食不言,寝不语”,都有效杜绝了传染。
由于防疫需要,“分餐制”被提倡,很多人以为分餐制是西方的礼仪,其实,我国很早就有分餐而食的传统。
《周礼》记载:“设席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为席。”古人席地而坐,筵和席都是宴饮时铺在地上的坐具,筵长、席短。铺设好坐具后,作用类似小餐桌的“案”“几”等分别放置在筵席之上,一人一案,西周时期的贵族按礼仪分开落座、分开进食。
两汉时期,分餐制得以继续传承。在汉墓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经常可以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