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探索:《边走边唱》中的“人”与“非人”,看完受益匪浅!(3)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老琴师在去买药之前先跪拜了神像,接着摸着寺庙里的神像自言自语“这也跟人差不多”。这个场景似乎是一场道别,有两个重要的地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神神”就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二是模糊了神与人的边界:
一些观点认为,老琴师的师傅、老琴师、石头,就这样一代代重复着他们的宿命,永远无法走出影片中充满了昏黄的、宿命论的色彩,他们一代代的重复,与其说是宿命,不如说是一条零余者主动选择的永远走不完的封神路。不同只在于,他们心中要走的路和外人眼中的路产生了理解上的偏差,这里模糊的人与神的边界,正是电影想要表达的重要信息。
老琴师在经历过一千根琴弦的打磨后已被“封神”,在村民眼中,他的继任者石头有两重身份一一琴师石头和瞎子石头,两种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中会被割裂开来。当石头觉得自己可以拥有普通人的生活时,现实给他沉痛一击,在世俗生活中,贫穷的残障者不配拥有爱情,于是产生了村民与石头的激烈冲突。听琴的村民和与石头发生冲突的村民是同一拨人,当村民和石头在不同的场景下,破庙中的石头是痴心妄想的瞎子,而村民是惩戒者。老神神去世后,拿着风筝被抬上轿子的石头则是新的“神神”,村民们此时成为了崇敬者。无论二者的身份和位置如何改变,双方都始终处在一个身份理解的错位上。盲琴师…辈子都在努力追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并试图模糊“人’与“神”的界限,但作为普通人的村民的认知中,他们的身份只有非此即彼的两种:“非人’与“神”。一旦偏离这两种身份,便会引发各类冲突,双方就在这样的身份认知追逐与错位中,完成了各自的使命。

电影探索:《边走边唱》中的“人”与“非人”,看完受益匪浅!


三、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一一不同身份的符号意义
在零余者的封神路上,不同的人扮演了各式的角色,共同推进主角命运的发展。他们以或清晰或模糊的面貌出现,导演了一场有关于人与神的疑虑与狂欢。
首先是作为个体的人,即老琴师和石头,他们合为一体,凶自身的身份和周遭的环境出发做出了人生道路的选择。在不完整中以完整为目标出发,终其一生也在所不惜,他们历经修行、苦痛、怀疑、执念、到最后的幡然醒悟和重复,在不能自主的命运中选择相信和寻找最大也最小的可能,在反抗命运的过程中遭遇误解与嘲笑中逐渐面目丰满。可惜的是到后期,导演过分的自我意识表达占据了电影的主叙事,在电影中注入的诗性色彩和对命运主题的执着,让主角逐渐脱离了作为个体的人的故事,最终也成为了某种符号。不过好在电影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结局,隐藏了对石头更丰富的可能性的期待。他们惩罚了一个人,是否也意味着封了一个神,结局并没有确定的答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