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深沉无限的悲哀——评秦腔现代戏《陕北往事》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本文来源:文旅中国」

艺术评论|深沉无限的悲哀——评秦腔现代戏《陕北往事》


秦腔现代戏《陕北往事》剧照杨瑶摄影
5月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中,西安三意社选送的秦腔现代戏《陕北往事》在陕西广电大剧院上演。
《陕北往事》讲述延安十三年期间,陕北大嫂茹子两任丈夫和儿子,先后为革命牺牲的故事。与其他红色题材的剧目不同,这部戏一直笼罩在悲剧的氛围中,开场就是农家小媳妇茹子刚刚生子,同村石大壮带回她丈夫为革命牺牲的消息,此为一悲。茹子和大壮因生活中互相关照而生爱意,但由于哑巴偷粮,她被大壮捆绑而委屈怨恨,此为二悲。茹子得知大壮顶替儿子上前线后,悔恨感动,二人隔川成亲。她带领乡亲杀家畜、割青苗支援战争,此为三悲。革命胜利前夕,期盼亲人凯旋的茹子等到的却是大壮和儿子双双牺牲的噩耗,此为四悲。全剧一悲未平一悲又起,一步步把矛盾推向高潮,最后在悲剧的高潮中,落下帷幕。
这种大悲的结局,和以往秦腔舞台上悲剧“团圆之趣”的结局形成强烈的对比。从编剧的角度讲,这样的创作非常高明,这无疑是专为秦腔悲剧特色量身打造的剧目。剧作家非常熟悉秦腔,除故事本身悲剧之外,再加上几次误会和冲突,使悲剧的情绪一直往前推,秦腔苦音唱腔有了用武之地。文学和音乐在这里水乳交融,唱词和唱腔完美契合,共同构成了和谐的戏剧形象。
对于我这个陕北人来说,《陕北往事》就像讲述自己家的故事。儿时常听大人讲革命的往事,爷爷和堂兄双双参军,爷爷因为识字,辗转到延安后方秘书处抄写文件,而堂兄却牺牲在战场。同村爷爷辈的许多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留下孤儿寡母在家的事情非常多。我的姑奶奶就是因为丈夫参军牺牲,寡居多年后改嫁。由此可见,该剧一定有真实的原型,再按照逻辑进行基于史实的情节设定,将思想性和艺术性集于一体。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中国革命在这里走向胜利是与陕北父老乡亲的付出密不可分的,他们付出的不仅是生命,还有宝贵的粮食、牲畜等。陕北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少雨、广种薄收的陕北人民遇到天灾常常颗粒无收。中央红军到陕北后,粮食变得更加紧张起来,为了保障战争紧急用粮,乡亲们奉献出他们的命根子——所有牲畜与尚未成熟的青苗。剧中乡亲们为了支援前线战争,第一天拿出全部口粮,第二天杀掉了所有的家畜,第三天把青苗割了当军粮,演绎了一曲悲壮的拥军故事。《陕北往事》把这一史实巧妙地移植进来,并且作了符合剧情的逻辑安排,让叙事更真实、更感人,引起观众产生高度的共鸣。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