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深沉无限的悲哀——评秦腔现代戏《陕北往事》(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音乐是戏曲的翅膀。担任《陕北往事》唱腔设计的郭全民参加大型剧目的作曲和指挥40余部。配器的程长宁教授曾经是秦腔剧团的板胡演奏员,又是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高材生。唱腔音乐的创作和设计,采用了传统声腔和板式及其转换创新等手法,在发挥其最大戏剧表现力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陕北民歌的旋律和素材。在秦腔音乐风格鲜明的基础上,体现了戏剧故事的地域性特点和音乐语言的现代性特点。传统唱腔以外的伴唱、合唱、独唱和器乐音乐部分,大量融入了陕北民歌旋律及其旋律转调等素材。个别场次采用了传统声腔基础上的不同人物之间的轮唱、重唱、合唱等创作手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陕北往事》在多声编配上也很有特点。声部让位对比等复调音乐创作思维的运用,使唱腔音乐主旋律在突出鲜明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其整体呈现效果的多生性与交响性。唱腔音乐的高潮部分采用乐队全奏的多声织体进行加强与烘托,使演员的情感表达和乐队的戏剧表现酣畅淋漓。多声部创编上,注重采用民族乐器、西洋乐器独奏主旋律所形成的音色对比与变化,使人物对白表演中的情景音乐时而凄凉哀愁,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撕心裂肺。传统唱腔以外的声乐部分、器乐部分成功精湛的多声部创编和交响化重构,使秦腔音乐与陕北民歌旋律的现代表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陕北往事》的表演没有辜负剧本和音乐,而是将其托得更高,侯红琴和张涛两位梅花奖演员将剧中人物诠释得几近完美。特别是三意社社长侯红琴在继承“肖派”表演风格的同时,将美声唱法融入秦腔,形成了行腔圆润,声情并茂的表演特点。侯红琴收放自如的演唱将几板长大的综合唱腔表现得如泣如诉、哀怨凄切,令场内观众热泪盈眶。
《陕北往事》继续打磨,将会成为一部集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精品之作。该剧个别地方还可商榷:如南京来的进步青年苏小雅落水的情节安排稍有突兀,让观众感觉落水的原因是为了追求自由。实际上,陕北的夏天经常是“一疙瘩云彩一场雨”,有时候下游艳阳高照,河流上游阵雨引发的山洪就会突然发作,因此,大人一般不让小孩去河里玩。这里可以通过唱腔或念白交代一下,苏小雅初来延安,不懂这里的天气情况,下河洗漱,被上游流下来的山洪水冲走,这时候大壮救她就合理了。
还有石大壮要参军的时候,直接从口袋里把村里的公章掏出来交给苏小雅是否合适?公章难道随身携带吗?地点就在自家,如果从桌子上拿出来是不是更符合逻辑。
剧中个别唱词和念白还可以进一步推敲,如苏小雅动员虎娃去前线抬担架时说,这个村少一个队员,那个村再少一个,完全从算账的角度来罗列数字。如果改成我们这里少一个担架队员,前线就会多一个伤员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牺牲,这样就变机械的说教为晓之以理的教诲。
愿秦腔现代戏《陕北往事》进一步打磨,成为秦腔经典之作。
责编:杨晓君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