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海上花》,胡适的考证,张爱玲的痴迷,令两人惺惺相惜(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张爱玲在美国
结果正如胡适所料,《秧歌》不仅在美国市场销路不畅,在中文市场同样遭受冷遇。但当时张爱玲由于胡适对《秧歌》的高度评价,令她信心大增,她决定离开香港,前往美国发展。
1955年11月,张爱玲到美国不久就去拜访了胡适,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胡适,是和好朋友炎樱一同去的。张爱玲在《忆胡适之》中描述:“那条街上一排白色水泥方块房子,门洞里现出楼梯,完全是港式公寓房子。”一种亲切感和浓重的“乡情”油然在她心里而生,及至见到穿着长袍的胡适和带有安徽口音的胡适太太,“更觉得熟悉”。“喝着玻璃杯里泡着的绿茶”,张爱玲感觉有种浓烈而恍惚的时空交叠的感觉。

一部《海上花》,胡适的考证,张爱玲的痴迷,令两人惺惺相惜


胡适和他太太江东秀
之后她一个人又去拜访过胡适,张爱玲在胡适去世几年之后写的《忆胡适之》一文中,回忆了当时见面的情景:“跟适之先生谈,我确是如对神明。”听他谈大陆诸事,张爱玲只是默然倾听,但之后却为自己的口讷拙言而耿耿于怀许久。这次见面胡适谈起了他家和张爱玲家的渊源,说到张爱玲祖父曾帮过他父亲一个小忙,更是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或因如此,初到美国的张爱玲,因前后两次申请写作营需要胡适提供担保时,他都很爽快就帮忙了。
因为张爱玲早就仰慕胡适,真的见到了偶像,她也是一个粉丝的心态。后来胡适去看张爱玲,却未曾想到这竟然是最后一面,以至于最后见面的情景久久而深刻地印在张爱玲的头脑中,令她每每想起,都如那天清冷的悲风,仿佛从时代深处吹来,现实与幻想的偶像已混为一谈。
她在《忆胡适之》中这样写道:“我送到大门外,在台阶上站着说话。天冷,风大,隔着条街从赫贞江上吹来。适之先生望着街口露出的一角空濛的灰色河面,河上有雾,不知道怎么笑眯眯的老是望着,看怔住了。……整个凝成一座古铜半身像。我忽然一阵凛然,想着:原来真像人家说的那样。而我向来相信凡是偶像都有‘黏土脚’,否则就站不住,不可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