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扼腕:鸦片战争中的林则徐(6)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英军在广州并没有进行任何军事行动,而是很快北上。当时清帝国上至皇帝,下至群臣百姓都以为是林则徐的部署取得了初步成功。不过随后英军的战果打破了他们的幻想,英军之所以选择北上,并不是因为林则徐周密的部署,而是要“把有效的打击尽量打到接近首都的地方去”。
从数量上看,英军的人数对于拥有80万常备军且本土作战的清政府来说不值一提。但是英军并不是他们以往碰到的海盗,现代化的装备和军事思路武装下的英军完全颠覆了清政府高层和军队的想象。
7月5日,英军开始炮击定海,9分钟就消灭了港口的清军有生力量,陆军在船舰火炮的掩护下直攻定海县城,由于天色较晚停止了进攻,次日清晨便攻取了定海。
9月29日,道光下旨革了林则徐的职,并命令“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10月25日,林则徐又收到吏部文件,通知他暂留广州,等待新任钦差大臣琦善的审问和发落。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开始慢慢处于边缘化,即便后来琦善的“抚”夷策略失败,林则徐也没能再回抗英一线。
琦善以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换得英舰南下广州谈判,算是解除了京畿危机,这让林则徐处于更加尴尬的境地。不料,英军逐渐对琦善的拖延失去了耐心,1841年1月7日,英军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军死伤700余人。琦善被迫让步,并擅自与英人签订《穿鼻条约》。条约第一款就是将香港岛割与英国。道光听说之后大为不满,将琦善抄家革职,派靖逆将军奕山赴广东指挥作战。
琦善与英人谈判
按理说,琦善受到了处罚,该起用林则徐才是呀,结果,不久林则徐又躺枪了。
1841年5月1日,林则徐接到圣旨:降为四品卿衔,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到镇海后,林则徐积极参与了当地的海防建设事宜,力图“戴罪立功”。可是接替琦善的奕山在与英军作战中节节退败。为了开脱罪责,他竟造谣说,英方是愿意议和的,他们恨之入骨的只有林则徐。道光求和心切,便把广州战败的责任再次推给林则徐,说他在广州任职时没有积极筹划防务,以致英军发起进攻后,奕山招架不住,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