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哭古人,留赠来者——陈寅恪和他的《柳如是别传》(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在水木清华园里,陈寅恪像只翙翙其羽、频鸣新声的凤鸟,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他讲课,旁征博引,厚积薄发,不仅学生爱听,座无虚席,连吴宓、朱自清、冯友兰等著名教授,都赶来观摩。古典文学大师傅斯年由衷赞叹:“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一时间,“教授之教授”“太老师”的声誉纷至沓来。陈寅恪实至名归,与梁启超、王国维并肩为“清华三巨头”。
抗战爆发,日军逼抵平津,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国仇家恨,在陈寅恪心里种下了“驱除倭寇”的种子。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他为汉学教授,并授予他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之职。不料二战突发,航道中断,他被迫栖居香港,执教于香港大学。
不久,香港沦陷,陈寅恪愤然辞职,闲居在家。日军当局以40万元日金,委任他创办东方文学院,遭他严词拒绝。后来,有人充当说客,敦请他到已被日军占领的上海任教,又被他当面斥退。

陈寅恪的史学研究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他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征稿》《金明馆丛稿》《寒柳堂记梦》等,对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柳如是别传》完稿后,胡乔木问他有何打算,他不无担忧地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胡则安慰他:“出版有期,盖棺尚早。”
作为一位顶尖的历史学家,在双目失明的晚年,执着于为一个三百年前的青楼女子作传,真可谓惊鸿一现,石破天惊。对于从四面八方投来的异样目光、诘难,先生皆一笑置之。他之所以格外推重柳如是,主要是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守望一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清代名士袁枚曾言:“伪名儒,不如真名妓。”先生向来鄙视“伪儒”,难怪要用如椽大笔“血泪为文”,为名妓作传了。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柳如是传奇。
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号河东君。“如是”,出自辛弃疾《贺新郎》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自幼丧父的柳如是多灾多难。因无力偿还巨额债务,母亲忍痛将她卖给吴江一有钱人家当婢女,后又被这家转卖到江浙交界处盛泽镇上的“归家院”。
归家院是处“青楼”。不幸之中的大幸,是院主徐佛并非等闲之人,她心地善良,多才多艺,“操琴写诗,善画兰花”。在她的悉心调教下,小如是粗通文墨,才艺大长,很快就在归家院挂了头牌。
“人怕出名,猪怕壮。”如花似玉的13岁少女柳如是,被吴江周府的老太太相中了,硬把她赎去当了自己的贴身丫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