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120年祭:以他命名的一条线,该不该破?能不能破?怎么破?|高访(8)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所谓国家地理分界,是指较大规模国家的国内顶级区域分界线。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多样,顶级地理区域有多种习惯分法,比如以 “秦岭-淮河线”或“长江线”来划分南方与北方,以“长城线”划分塞内与塞外,以南北向结合省界划分为沿海、内地或东中西三大地带,以地形落差轮廓划分为高、中、低三大台阶等。
“胡焕庸线”形式上发端于人口密度差异,而实质上深刻揭示了中国自然、经济、人文等因素的综合分异格局。从这条线可以看到,直接影响人口密度的是人类活动因子,包括农业的生产方式、工业的交通条件、商业的集聚区位等,而潜藏在人类活动之后的是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气温降水、土壤植被等。在“胡焕庸线”西北的地区,自然条件、农业基础、交通条件、城市发展等跟东南地区形成强烈反差,导致人口相对稀疏。
可以确认,“胡焕庸线”是中国综合国情的顶级分界,在国家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越来越彰显出它的辨识度、科学性和稳定性,正在成为与“秦岭-淮河线”“长城线”并列的又一条重要的国家地理分界。
高渊:不过,当“胡焕庸线”日益成为市井谈资,是否存在穿凿附会和过度引申的问题?
丁金宏:“胡焕庸线”依托于中国的自然地理基础,很多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社会经济甚至文化现象,都会跟这条线产生或多或少的关联,由此导致了纷繁复杂的引申探索。
比如,有人认为这条线区分了中国城乡发展水平的宏观地域差异性,东南地区不仅城市化领先,农村发展水平也明显高于西部;有人发现中国人口高流出区与高流入区,在这条线东南半壁呈互补关系,低流出区与低流入区则在西北半壁基本一致;也有人验证在这条线东南侧城市化水平与环境污染状况是负相关,而西北侧为正相关等。
把“胡焕庸线”延伸到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等方面,是顺理成章的。但也有一些研究引申到更广泛的领域,有些有待于验证,更有一些则近乎猎奇了。有人认为“胡焕庸线”是中国家庭规模演变的一条分界线,两侧家庭都在小型化过程中,但是西北部家庭规模收缩更快;有人说这条线对中国入境旅游空间有分界意义,东南多热点,西北多冷点;还有人认为这条线是中国人集体主义精神的分界线。
高渊:有些离奇的过度引申,其实是在消费“胡焕庸线”了。
丁金宏:“胡焕庸线”的本质是人地关系,而人与地这两个维度都有充分的可延展性,近年日见繁盛的引申研究正说明了这一点。
我认为,当下的研究应该多思考这条线与人口均衡发展的关系,西北地区如何增加发展机会、增进社会福利,以及这条线在后工业社会、大数据时代的新表现等。只有科学、严谨、务实地研究人地关系新命题,才能让“胡焕庸线”更好地服务于国情认知和国家建设。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