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道德经》章解第27章:大行无迹,用无破除执念而通达(3)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毕竟年轻,彼时尚有豪情在胸,也期待在世间留下自己的痕迹,以致他觉得分别不是什么值得悲伤的事,有痕迹证明我们来过就好。哪怕这个痕迹就像雪地的爪印,很快会消逝无踪。
“顷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也许是写在元丰二三年,在他到达黄州的早期。还有点在意“痕迹”,所以写下词句留在桥柱,但姿态上已经自动屏蔽常人的眼光了。
他又说: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到了此刻,他心中的“有”是那么少,“无”是那么多,入眼之中,物之象和道之象不再有什么不同。他空明澄澈,温柔无限,知足不盈,天水一色。
元丰六年是公元1083年,苏轼四十八岁。

№027《道德经》章解第27章:大行无迹,用无破除执念而通达


在本章,老子用一些现象,描述了“无”的境界对实现通达“袭明”,消除常心、分别心的重要意义。
老子认为,对于任何“术”,发展到至高明的境界,也即“盈”的平衡态,都是做到了在“无”方面实现贯通的。做到了这,也即明了了现象背后的本质,观物而得其理,实现了“良知”,倾听到了天籁。
为什么在这里用苏轼的历程作为素材,印证老子的“无”?因为作为四川人,苏轼和苏辙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弟弟苏辙甚至做过一次完整的《解老》,就像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尝试对《道德经》做契合时代的理解。苏辙曾经把《解老》的文稿寄给哥哥看过,但没等到哥哥的评价,因为不久,苏轼就去世了。
当然,文由心生,我们甚至不需要这类周边旧闻,也能从其文稿中感受到超脱到系统之外的深切快乐。
-------------------------------------
原创作品,欢迎点赞收藏,转发讨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