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6)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电影《无因的反叛》剧照。
在新兴的大众社会中,自主性和个人自由更加难以维护,这也许是年轻人有如此大情绪的原因。1950年代,生存焦虑无处不在,人们的生活在工业的影响下变得标准化。在大型公司的控制下,工作与消费各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一半。现代社会是组织性极强的社会,破坏了不少个性。自1920年代以来,广告又为人们增添了更多的焦虑。微笑和整洁的家庭、奇妙的家用电器、完美的住宅、修剪整齐的草坪、锃亮的汽车,这些场景成了美好生活的模板,但也是一成不变且毫无个性的噩梦,人们的自主性被掩埋在了从众行为之下。
于是,人们产生了普遍的“意义危机”,并开始拒绝墨守成规。这种心态弥漫在整个1950年代的美国。那个时期,很多小说都描绘了主人公是怎样陷入日常舒适圈里的,其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就是斯隆·威尔逊(Sloan Wilson)的畅销书《穿灰色法兰绒套装的男人》(The Man in the Gray Flannel Suit),该书于1955年出版,随后于次年改编为话剧。在这部小说中,一位二战老兵一直保留着他旧时的经验习惯,穿着过时的装束,做着一份小行政人员的工作,努力过着他单调的生活。当时的另一本畅销书,大卫·理斯曼(David Riesman)的《孤独的人群》(The Lonely Crowd)则解释了富足生活是怎样影响普通人的心理的。根据书中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做出决策更多的是“外因决定”而非“内因决定”。
理斯曼用学术语言表述了对从众的极大恐惧。当时其他畅销书作家也都有类似观点的作品,如C.赖特·米尔斯的《白领》(White Collar,1951),威廉姆·怀特的《组织人》(The Organization Man,1956),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John K.Galbraith)的《富裕社会》(The Affluent Society,1958)。
《白领:美国中产阶级》,[美]C.赖特·米尔斯著,周晓虹译,折射集 |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