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窗|音乐节:从小众集聚向大众狂欢蜕变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2000年,北京迷笛音乐学校创办“迷笛音乐节”,这算是音乐节这一艺术形式在国内啼声初试。近几年,本来还多少有些专业性质的音乐节,“其兴也勃焉”。2007年国内市场音乐节仅为24个,2018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63个,11年间,国内每年举办的音乐节数量增加了十多倍。
在高温萦绕的夏季,音乐节更是“燥”出了一片狂热氛围。大麦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地共举办了56场音乐节,比2019年同期提升了37%,票房和观演人次同比分别增加了252%、173%。本来以摇滚音乐这一小众文化为主题的音乐节,俨然化身为人人奔赴的大众娱乐项目。

文化之窗|音乐节:从小众集聚向大众狂欢蜕变


“只有一次音乐拯救了世界”
细究起来,音乐节还算一种比较“古老”的艺术形式了。早在18世纪,音乐节诞生于英国。但当时的音乐节,仅限于观赏现场演出,并没有如今大型音乐节动辄几十万人的规模场面。
音乐节历史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个拐点。1969年8月15日,45万嬉皮士从不同城市聚集到纽约州东南部的贝塞尔小镇,原本宁静安逸的乡村小镇被“吓”得措手不及。
“只有一次音乐拯救了世界,那就是伍德斯托克。”美国学者莫里斯·迪克斯坦在研究美国20世纪60年代文化的著作《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中如此落笔,可见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地位之显赫。
那时,美国社会正值矛盾尖锐突出之时,人权、种族问题层出不穷,人们从未如此渴望表达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向往。然而,主流渠道并不能代表他们发声,人们的表达诉求被极大地压抑,群情激愤,示威游行等反抗行动在各地接二连三地上演。
除了这些充斥着对抗反叛的途径外,有没有既可以避免冲突又可以表达诉求的方式?1969年,有两位24岁的嬉皮士在成功举办过一场音乐典礼后产生了思考。他们认为,音乐是能够团结一切的方式,是最能够传达“爱与和平”理念的渠道;而风格极端却非暴力的摇滚乐则是人们宣泄心中情绪的完美“泄压阀”。于是,两位嬉皮士找到投资人举办了一场音乐节,就是大名鼎鼎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