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窗|音乐节:从小众集聚向大众狂欢蜕变(4)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隐忧:不到20%音乐节盈利
当前,我国音乐节的类型和数量仍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态势。音娱行业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每年都有超过200场户外音乐节在全国各地举办。
音乐节愈发火热正吸引着各方资本积极入场。动辄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人流量,让音乐节对地方文旅的带动效果逐渐凸显,成功举办一场音乐节已是打造城市名片的有效方式之一。作为文旅大省,山东今年也成了音乐节大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山东预计将举办14场音乐节,举办地点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日照、德州等多个城市。
然而,“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在音乐节市场高歌猛进的情况下,也有大量音乐节品牌消失或停办:尽管近几年大众对于音乐节的参与度有大幅提升,但依然亏损的音乐节不在少数。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只有不到20%的音乐节盈利,其余的均是“赔本赚吆喝”。因此,在国内像草莓、迷笛等能够长期稳定办下去的音乐节品牌,依然屈指可数。据统计,在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均落地并具备一定品牌性的音乐节,只占市场整体的约15%。
究其原因,应是音乐节产品高度同质化竞争的结果。音乐节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产品,在同质产品激增的大背景下,想要突围就必须将眼光投到内容上。始于音乐而又不止于音乐——如今人们对音乐节的需求趋向多元高质,因此,满足受众多元需求,将是音乐节扩大受众群体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从长远来看,内容垂直细分将是消费升级的大势所趋,摸清目标受众及其核心需求则是打造精品文化产品的长线投资。在内容方面,国内头部音乐节品牌各有策略:在演出阵容上,像迷笛、yolo等音乐节更侧重在特定风格上的垂直深耕,而草莓、麦田等音乐节的音乐风格相对更多元丰富。
在内容之外,基础设施服务也是音乐节有待补足的短板。几万人的规模对现在的音乐节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但许多音乐节的现场安保、公共卫生间、保洁等配套服务却难以承载相应工作量,以至于不少音乐节之后都可在网络上听到不小的吐槽声。今年“五一”期间,南京草莓音乐节、河南云台山音乐节就被报道散场之后遍地垃圾,这反映出音乐节在配套设施方面仍有欠缺。在垃圾处理方面,日本的富士摇滚音乐节表现得颇为出色:除了入口处发放巨型环保袋之外,场地的垃圾箱位置也颇为醒目,周围更有志愿者会对垃圾投放者进行分类监督。设施和服务的水准跟不上是音乐节普遍存在的短板,不仅影响观众体验,也事关举办音乐节的城市形象。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靠观众自觉,更需要主办方不断优化配套设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