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们”火爆背后,是他在时代的沉浮里“披荆斩棘”(7)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上世纪80年代,迪斯科舞厅风靡香港。陈琦沅和同学从练舞房下课,没事就去学生组织的派对或是其他学校社团举办的舞会,甚至偶尔偷偷溜进舞厅。彼时,舞蹈尚未进入主流文化,人们大多在包房大厅喝酒,酒精生效之后,气氛才慢慢活络起来。更早的时间段里,舞池里人少,偶尔有专业舞者跳着当时流行的霹雳舞。陈琦沅不管这些,他初学的舞种是爵士,每学完一套动作,都去舞池里练习、展示。
那是完全松弛的年纪,舞池里灯光昏暗,少年自顾自地起舞。陈琦沅没有任何功利的欲望,也没想过未来,好胜心让他觉得一切都很简单,“没有事情是做不到的,只是要花点时间就可以了。”
“花点时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陈琦沅上初中,四点放学后,先坐一个小时的公交去舞蹈房,一直练到晚上八九点,回到家已经接近午夜,还要完成学校的功课。父母不大支持他学舞蹈,那看上去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更不入流。所以学业不能落下,“你没办法在学校继续晋升的话,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一开始,陈琦沅不用做选择。他精力旺盛,上学、跳舞,同时参加学校的很多活动。后来,他渐渐放弃了游泳,因为必须要在泳池练习,成本更高——即使他自认为如果不接触舞蹈,可能会从事游泳事业。慢慢地,课业增多,时间和精力都要重新规划。再后来,陈琦沅放弃了高考。
1992年,他上高中时,被选中成为张学友的一名伴舞,一只脚踏入演艺圈。
陈琦沅与张学友(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那时艺人的宣传周期长,一首歌一年要跳两三百次,表演量极大,“几乎每一天都在演出,每一天都在排练”。伴舞工作并不简单,变化常常发生。一首歌有多种跳舞方式:完整版、短版、加长版......演出的形式不同,会有不同的设计,每一次变化都需要重新设计动作,重新练习。
排练厅——回家洗澡——排练厅,两点一线,是陈琦沅当时的生活路径。通告密集的时候,他会直接睡在排练厅。时间被伴舞工作占据,有些课程落后,他需要抽空去夜校补回来。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