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三大文化圈的融合(3)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批判了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指出“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推行重商政策,鼓励贸易,以其所有易其所无,满足本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诸侯在葵丘会盟,五条盟约中有两条关乎跨国贸易:“敬老慈幼,无忘宾旅”,“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提出要保护往来客商和不得限制粮食贸易。在此后的会盟中还提出降低商业税、关税、建设和维护道路以及统一度量衡等的贸易促进政策。 三大文化圈之间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左传》曰:“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说明三晋和楚越两大文化圈之间有着悠久的贸易传统。晋姜鼎和戎生编钟两件青铜器的铭文就记载了晋昭侯六年,即公元前740年晋楚两国间的一次大规模贸易活动。根据有关论释,晋姜鼎铭文“嘉遣我锡卤积千辆”,是说派出晋国所赐予的盐1000大车,戎生编钟铭文“嘉遣卤积”,也是指用盐进行贸易。
贸易的地点在“繁汤”,即河南新蔡以北的繁阳。这次贸易的目的是“取厥吉金”,也就是用盐交换铜。晋姜鼎和戎生编钟都是以这次贸易所得的铜铸造的。《管子·轻重戊》记载了齐楚间的一次贸易:齐桓公听取管仲的建议“为百里之城,使人之楚买生鹿。楚生鹿当一而八万……楚人即释其耕农而田鹿”。虽然齐人买鹿是贸易战的计谋,但也充分表明楚越文化圈和齐鲁文化圈间密切的贸易关系。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后,大功臣范蠡功成身退,改名为朱公,在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经商。《史记·货殖列传》:“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源自于中国人民生产生活物质需要的贸易往来具有自生自发的动力,“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它不仅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也极大促进了城市和交通的发展,大大加强了不同文化圈之间的交流。
河之大者,运通南北。中国地域广大,山川险要。不同文化圈之间山水相隔,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但也成为不同地区文化交流的障碍。三晋、齐鲁和楚越三大文化圈纵贯我国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四大流域,这些河流又都是东西走向。这就使得南北交通不仅无法享受舟楫之利,反而受制于江河天堑,仅凭陆路无法通达。人工开凿的运河就成为重要的交通孔道。 《左传·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与齐国争霸,修筑邗城(今江苏扬州蜀冈附近),又在邗城之下开凿邗沟,并利用射阳湖等天然湖泊,沟通了长江、淮河。这是我国最早见于明确文献记载的运河。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为了乘舟到黄池与晋国会盟,又在商鲁之间开凿了一条运河。据《国语·吴语》:“吴王夫差既杀申胥,不稔于岁,乃起师北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