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9)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评分说明:前四点一点1分,给满2分为止,最后一点1分。
9. 作者先想象在古代春日里出门远行的隆重与舒展惬意的情形;(1分)接着又想象桃渚的惊蛰,并点明这是虚构的小说中的战场;(1分)两次想象,是对春天美好的憧憬,表现不能出门时期作者精神上的苏醒与放飞;(1分)拓宽了文章境界,富有艺术感染力。(1分)
评分说明:一点1分,意对即可(效果如写到与前文的具体照应,也给分)
10.“这个”强调了今年春天的与众不同,而“春天”则从现实中的惊蛰写起,暗含着蓬勃的生机和希望的意思;“连绵不绝”显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从开头写到由疫情而不能出门,及“我”中年疲惫,写到医生的战场,再写到我虚构小说中的战场,点出“故事总会连绵不绝”,生活的力量总会还原;“醒来”则用了拟人手法,与文中的“惊蛰”“发呆”“隐隐的雷声”等词照应,揭示春天的到来,暗示自己创作生命的苏醒。标题充满诗意和力量。
评分说明:内容分析2分(1点1分,给满为止);全文的思路结构1分;手法及总体效果1分。
11. 【示例一】用虚构人物作为抒写对象,构思巧妙。陈开来是作者小说《醒来》中虚构的男主角,暗合本文标题和内容;(1分)到文末才揭示出对方的虚构身份,制造出一种悬念感;(1分)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创作的作品及自己笔下人物的尊重;(1分)作者虚构与陈开来的对话,实则巧妙地展示了自己内心;(1分)行文自由且情感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1分)
评分说明:一点1分,给满4分为止。
【示例二】用虚构人物作为抒写对象,给人矫情和不真实之感。(1分)陈开来是作者小说《醒来》中虚构的男主角,小说的内容及其人物与本文要表达的主旨无关;(1分)到文末揭示出对方的虚构身份,前文缺少必要的伏笔照应,显得突兀、生硬;(1分)体现了作者对自己作品人物的喜爱,但读者并不熟悉这个虚拟人物,难以引发读者的共鸣。(1分)
12.B
13.D
14.示例一:第二联最佳。作者描写了一幅拟想友人舟行水上的画面;平静的水面倒映山的倩影,汲水扰乱了水的平静,感觉山在摇动;扬帆航行,不觉船动,反觉江岸在行走;从水动疑山动,船行觉岸行的心理感觉呈现了景物的流动感;不从送行人眼见之景着笔,反从想象之景描绘,虚境拓宽了诗的意境;以离别之速衬难舍之情,抒发了对友人一路的牵挂与想念;画面有灵动之美,景中含情,富有感染力。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