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歌词作者公木先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故事(2)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1942年5月公木(后二排左六)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时合影


1939年4月13日,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一阵阵雄壮的乐声传出。这是《黄河大合唱》的首次演出,也是一场空前的音乐会,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黄河大合唱》也由此在延安掀起一股热潮。
窑洞里,两位年轻人正在热烈地讨论着——创作一部《八路军大合唱》!
其中一位便是公木。当时他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宣传科干事,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并且积极参加文艺活动,结识了萧三、艾青、何其芳、贺敬之、光未然、冼星海等一批著名诗人和艺术家。他们在火热的战斗和生活中相互学习,切磋交流,其中与公木感情最深、影响最大的,便是上述两位年轻人的另一位——杰出的朝鲜族音乐家郑律成。
郑律成与公木同在宣传科工作,担任音乐指导,他谱曲的《延安颂》《延水谣》在延安已是脍炙人口。有一次,他偶然看到了公木写在笔记本上的诗稿《子夜岗兵颂》,觉得非常好,便暗自为其谱曲,后来,连近200行的《岢岚谣》也谱了曲,令公木大为惊讶,也大为感动,两人经常交流艺术创作的感受。从《黄河大合唱》的演出,他们知道了“大合唱”这个形式,于是便有了创作一部《八路军大合唱》的想法。
1939年7月,抗大总校东渡黄河、迁往敌后,公木和郑律成被留在延安,分配到筹办中的抗大三分校工作。在这个新旧交替之际,二人通力合作,满怀激情完成了这部大合唱。《八路军大合唱》由《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子夜岗兵颂》《快乐的八路军》《骑兵歌》《炮兵歌》《军民一家》《八路军和新四军》8个篇章组成,各自相对独立,而又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意境深邃,形象鲜明,感情激越,音韵铿锵。1939年10月,由鲁艺音乐系和抗大女生队组成的演出队,在郑律成指挥下,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了首场演出,受到热烈地欢迎。此后,这部大合唱唱遍了延安、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起到极大的鼓舞作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来,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八路军进行曲》被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成为激励人们奋勇战斗、实现理想的嘹亮号角。
1965年,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并在1988年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由此,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广泛传唱、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抗击侵略、争取解放的昂扬斗志之后,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终于正式定型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