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歌词作者公木先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故事(3)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嘹亮的军歌令人倍感振奋,仿佛能从铿锵的旋律中感受到人民军队一往无前、排山倒海的气势。军歌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任务、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人民军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无论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还是奋进建设的和平年代,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个时刻,我们回顾军歌的创作和精神,具有特别的意义。
军歌的创作并不是偶然的、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创作者自身的丰富经历和深厚积累的基础上。
公木,原名张松如,1910年5月出生于河北辛集北孟家庄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在他身上,既有中国农民朴素淳厚的气质,也有刚毅坚强的品格。1928年,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在党组织的影响和帮助下,于1930年春加入了共青团,并参与左翼作家联盟等进步组织的活动,发表许多揭露黑暗、鼓动抗争的文学作品。1930年,公木因参加纪念南昌起义、反对军阀混战的示威游行,与老师范文澜先生等人一同被捕,羁押于北平警备司令部的监狱中。在狱中,他砥砺意志,坚持斗争,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此后他参加左翼文化运动,更积极地投身于救亡运动中。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正在北平的公木,立刻动身奔赴抗日前线。几经辗转,他先是来到西安,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林伯渠同志介绍,奔赴山西前线,到晋绥军区开展宣传工作。1938年,公木西渡黄河,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先后担任抗大政治部宣传科干事、八路军直属政治部文艺室主任等职。
太行山巍峨高耸,延河水奔流浩荡。辽阔战场上八路军将士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雄伟身姿,在公木心中不断升华,最终在他笔下化为一行行澎湃的诗篇。《风箱谣》《十里盐湾》《鸟枪的故事》《我爱》《哈喽,胡子!》《再见吧,延安》,综观这些作品,民族的命运和民众的生活,在强烈时代情感的熔冶下,犹如火山爆发般地喷涌出来,风格质朴、自然、浑厚而充满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公木的诗歌创作有很强的理论自觉,他提出了“新歌诗论”,认为新诗创作应该向民歌学习,从民间汲取营养。他曾与鲁艺的几位音乐家共同到绥德地区的乡村去采录民歌,后来还与著名诗人何其芳一起,加以整理,编印了一本《陕西民歌选》。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展现出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公木本身就是一名战士,他深知战争的残酷激烈,对于前线将士的英雄事迹非常熟悉和敬佩。抗敌救国的坚定决心,深厚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和艺术积累,使他能够迸发出丰沛的灵感和创造力,充满了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创作《八路军大合唱》,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