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是“美国梦”的破碎还是全球中产的挽歌?(7)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有研究发现,强大的工会“有利于道德经济,使公平薪酬的规范制度化,同样惠及非工会工人”。也就是说,工会对雇主的牵制能在全社会起到树立规范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降薪裁员、福利下降不应仅仅被视为蓝领工人的困境——“节省劳动力”的铁律终将向上蔓延,威胁白领的工作保障。事实上,在把美国工厂关闭、将投资和生产移到海外以削减劳工成本后,大公司早已将注意力转向了削减中层白领雇员。《新阶级社会》指出,在1990年至2000年间,失业对拥有大学以上学历、年薪在4万美元以上的人的打击最为严重。白领员工的裁员被解释为“组织重构”,即中层管理者和监督员被追踪职员工作的新计算机系统所取代。
在《美国工厂》的结尾,一位福耀高管向前来视察的曹德旺介绍,工厂将如何通过引进机器人来取代效率依然不够高的工人。这一幕足以令不分中外的观众心中警铃大作:如果说懒散的美国工人已在勤奋的中国工人面前败下阵来,那么人工智能无疑是对所有人的降维打击——毕竟人类效率再高、再顺从听话、再踏实肯干,也比不过机器。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是最容易被自动化取代的群体,但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也在对白领员工造成威胁。
“AI教父”尤尔根·施米徳胡贝(Jürgen Schimidhuber)在参加上海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超越人类的机器终将出现,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阶段就是一台主动生成数据的机器,为所有的行业带来变革。这一前景固然激动人心,但问题是:那些被机器取代的人应该怎么办?变革推动者们或许会将这种担忧斥为21世纪的卢德主义,但当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摆脱“生产工具”,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劳资关系不再成立,特别是新自由主义观念将个人成败归结为“适者生存”的个人问题时,谁还能够(或在意)保障个体的福祉?
“今天的权贵们比以前的执政精英更讲究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被以各种形式灌输:不受政府束缚的自由市场,自由主义文化,经济运作效率等等。在实际中,这种意识形态为许多观念提供了理由,这些观念则把少数人集中权力和财富视为合情合理的事。”《卫报》专栏作家欧文·琼斯(Owen Jones)认为,一个劲宣扬“别无选择”是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极大胜利,然而一个常常被掩盖的真相是,特权阶级从中捞取了绝大多数的好处,而非保证“所有人的自由和繁荣”。

《美国工厂》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是“美国梦”的破碎还是全球中产的挽歌?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