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的家,真实的爱!市儿童福利院探索“类家庭”养育模式(3)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模拟的家,真实的爱!市儿童福利院探索“类家庭”养育模式


“爱心妈妈”邹春蓉和孩子们一起午餐。
“孩子们快洗手,吃饭了!”2月16日中午,市儿童福利院洋溢着欢声笑语。在二楼“类家庭”的“彩虹屋”里,“爱心妈妈”邹春蓉将可口的饭菜端上桌,招呼孩子们洗手吃饭。
一条走廊串起三个“家庭”,每个“家庭”都有一位“爱心妈妈”和几个孩子,这正是市儿童福利院的模拟家庭——“类家庭”。
“对于儿童福利院的孩子来说,他们最渴望的不是玩具,也不是漂亮衣服,而是一个温暖的家。”市儿童福利院院长王光辉告诉记者,2019年1月,该院开始探索“类家庭”养育模式,模拟正常家庭生活,让孤残孩子拥有“爱心妈妈”“兄弟姐妹”和一个温暖的“家”。
那么,“类家庭”和普通家庭有什么不同?孩子们在里面有着怎样的学习、生活环境?日前,记者进行了现场探访。
模式:一个“妈妈”几个娃,模拟家庭给孩子家的温暖
“叔叔好!”顺着楼梯而上,记者看到几个五六岁模样的孩子正在走廊处玩耍,见到生人也不怕,礼貌地问好,还好奇地打量记者手中的相机。
王光辉告诉记者,目前福利院有“金色屋”“阳光屋”“彩虹屋”三个“类家庭”,共有3名“爱心妈妈”和23个孩子,其中5个孩子在外地读书,每个“类家庭”门口还挂着“爱心妈妈”与孩子们的“全家福”。
走进“阳光屋”,屋内布局和普通家庭基本一致,厨房、客厅、卧室、卫生间一应俱全,面积虽不大,却很温馨。沙发、电视、洗衣机、冰箱等家具家电也很齐全,房内窗明几净,干净整洁。尤其是卧室,三张高低床摆放整齐,孩子们的衣物鞋帽摆放得井井有条。
小江是首批进入“类家庭”生活的孩子之一,也是里面年龄较大的孩子,今年正在友谊中学上高一。见记者来采访,小江放下手中的课本,和记者摆谈起来。
小江是前锋区虎城镇人,前几年父母双亡,当时年仅13岁的他由村上安排在村委会独自生活一年后,于2018年7月纳入市儿童福利院集中养育,同年9月入读广安实验学校初中一年级。
“由于以前功课落下太多,刚进入班级时小江学习很吃力。”“阳光屋”的“爱心妈妈”赵阳莲告诉记者,市儿童福利院的特教老师们对他开展了“一对一”的辅导,针对他学科上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几个学期下来,小江的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去年,小江中考以657分的优异成绩被广安友谊中学高中部录取。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