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为官宋代成仙—先祖梅福的史实与传说概览(5)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梅福在会稽(绍兴)余姚四明山等地 梅子真在会稽隐居不固定一地,而是各处游动,以避王莽追杀。根据现在看到的史书,宋朝的释道原编的《景德传灯录》首次间接披露了梅福隐居鄞县的消息。《传灯录》成书于景德年间(1004----1007年),是部记录历代禅师语录与事迹的专著。共提及姓名1701人,附有语录者951人;其中有《大梅山法常禅师》的事迹和语录。该《传灯录》有不同版本,但都提到:法常禅师者于唐贞元(785----805)中居于大梅山鄞县南七十里“梅子真旧隐”。但有的版本,如宋碛元本说“天台山余姚”五字与“大梅山鄞县”相区别,明朝以后的版本改为“大梅山鄞县”。《景德传灯录》所以有“天台山余姚”的说法,与梅福在会稽多处游隐有关。许多地方志书也证明了这一点。按书籍早晚列举如下。《会稽志》(宋朝施宿等撰)卷四《市》中说:
“梅市在城西十五里,属山阴县梅市乡,乡有梅福里。旧经云梅福传,有人见福会稽,变姓名为市门卒。十道志云即梅福为监门处。陆左丞《适南亭记》梅山少西有里曰梅市即此”。据《十道志》,山阴县的梅市乡、梅福里,就是梅福“监门处”。《会稽志》卷九《山》《山阴县》:巫山在县北一十八里,旧经巫山一名梅山。陆左丞农师《适南亭记》云梅山昔子真之所居也。其少西有里曰梅市。其事应史山西南有永觉寺、梅子真泉、适南亭竹径茶坞。梅里尖山,其阴为梅山坞,多桃李梨梅来禽,以梅福里得名。《它山四明水利备览》(宋朝魏岘撰)之《梅梁》:梅梁在堰江水中,鄞志谓梅子真旧隐大梅山梅木。宋代的《宝庆四明志》(1225----1227 罗濬撰)中的《鄞县志》《叙山》:“大梅山县东南七十里盖梅子真旧隐也”,同时,注明“汉时鄞属会稽而子真所隐亦不止此一山”;
“山中有石洞、仙井、药炉、丹灶,遗迹犹存”。在县志的《释道考》中,描述大梅山护圣院时又提及“大梅山汉梅子真旧隐也”。在《奉化县志》《叙山》:“梅山,县南二十五里,东为登山,有僧庐曰禅寂,为寿禅师道场。南为……西号丁令威……北则环以大溪,其山四断兀立众山之中,或谓梅福游此因得名。今其山之下,每逢大雷雨,则出小石,圆如梅子,剖之亦有核,其名又或因此也”。宋朝的普济(今浙江奉化人)编撰了一部佛教名著《五灯会元》(1252年),此书第三卷内《大梅法常禅师》说到:唐朝贞元年间,“师即大悟,遂至四明梅子真旧隐缚茆燕处”。这句话再次明确了梅子真在四明山的大梅山隐居过。元朝的《延佑四明志》(1314----1320 ,袁桷撰)在叙述鄞县的山和寺院时都提到了梅福隐居大梅山的传说。在叙述“大梅山”为“梅子真旧隐”时,与《宝庆四明志》完全一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