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北丨人物篇(上)千古风流(3)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此线以南的三个经济区为农耕区域,以北的地区为畜牧业区域。赵国在地理上恰恰处于中原文化圈和北方文化圈的接合部。”郝良真解释道,这样的地理位置,对赵国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意识形态、文化面貌以及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使赵文化成为一种典型的多元文化,也推动赵国走上了经济发展、军事强盛的道路。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无疑便是多元文化融合之举。
战国中期赵武灵王即位时,正是各国间兼并战争频发的时期。
在与游牧民族长期交战中,赵武灵王看到车战的笨重和骑兵的便捷,意识到必须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他决定改变作战方式,最终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
然而,“胡服骑射”举措一经提出,便在赵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对。
因为这并非仅仅换套服装那么简单。
胡服骑射的一系列改革,既挑战了赵国高层旧臣的尊严,更损害了其利益。伴随“骑射”推行的军功爵制,全依军功大小确定身份高低,意味着将彻底废除旧士卿的世禄制。
但赵武灵王仍力排众议,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赵国全面推行“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的底气,不仅是对自身政治判断的自信,更源自对赵国改革传统的深谙。
在今天的河北博物院慷慨悲歌赵国故事展厅,毗邻入口的第一个展柜,展示着两口直径30厘米左右的铜鼎。
事实上,赵国的改革历程,正是从“鼎”开始的。
公元前513年冬,春秋晋国大夫赵鞅和荀寅率领晋国军队在今天的河南中北部汝水之滨修建城防工事,他们向晋国民众征收“一鼓铁”铸造铁鼎。
但与一般的鼎不同的是,这口鼎被铸上了范宣子所制定的“刑书”。
赵鞅,便是后来的赵简子。
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赵简子“铸刑鼎”。
在现代社会,我们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春秋时期,上层贵族社会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以加强专制统治。赵简子把刑法条文公布于国之重器上,在开启民智,以至打破旧的政治格局、推动社会改革进步方面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赵简子、赵襄子父子被誉为赵国的实际开创者和改革的先导。简子执政后,不仅铸刑鼎,还在经济上调整剥削量,减轻百姓负担。同时在军事上,实行了奖励军功、释放奴隶等措施。这在当时都是了不得的改革。”郝良真介绍。
孙武在《吴问》篇中就曾说道,在列国中,以赵国的亩制为最大,且公家又不加税收,使民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既“富民”又“固国”。由此,孙武推测将来晋国的天下要归赵。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