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中的“僵尸”,为何在不断地演变中,逐渐消失?(16)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1936-1986,这一阶段是香港僵尸电影发展的初创期,也是僵尸形象的尝试期。
此时的僵尸电影完全借鉴吸血鬼影片的故事和形象,这与香港的殖民历史有关,“统治者的文化意识以殖民主义为背景有着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助力,对香港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强大的力量”,殖民历史的文化输入对早期香港的僵尸形象影响深刻,但西化的僵尸形象没有引起观众的共鸣,故此时的僵尸片产量不高,也没有在影坛激起水花。
1986-1990,香港电影在新浪潮之后迎来了新的发展格局,“它成为了香港电影现阶段的转折点,实现了香港电影的本土化。”

香港电影中的“僵尸”,为何在不断地演变中,逐渐消失?


僵尸电影也在新浪潮的带动下探索本土化的发展之路,迎来了僵尸形象的黄金期。此时的僵尸形象具有本土化的特质,这种本土化特质兼具了传统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风格。《僵尸先生》身着清朝官服、走路一蹦一跳的“中国僵尸"形象,己经完全摆脱了西方文化中吸血鬼的影子。
再加上影片对于茅山法术的反复渲染,使整部影片呈现出极具魅力的东方特色。无论是香港本土的观众还是日本、东南亚的观众,都十分认可银幕上的中国僵尸。1990-至今,短暂的繁荣过后,香港僵尸电影走向了衰落。

香港电影中的“僵尸”,为何在不断地演变中,逐渐消失?


僵尸的形象开始左右摇摆,一边继续西学东渐的老路子,将眼光放置于对吸血鬼形象的借鉴;一边继续固步自封,不肯对旧有的僵尸形象进行革新。
而本身就属于灵幻功夫喜剧的僵尸形象又无法逃离类型片模式的窠臼,以商业和娱乐为导向的类型片常规难以突破,人文性贫弱的僵尸形象更无法独立建构为新的影片类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