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理盲点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盲点的本来意思是:人的眼睛后面有一个投影区域,在这个区域的光线,人的眼睛接受不了。就比如强烈的阳光突然照射我们的眼睛,我们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把眼睛闭起来,一是把眼睛的直视点避开阳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结果都是我们看不到阳光。因为这个功能,盲点又被用来形容不可以感知的一些事物,也被用来对自己经验的否认和忽视。因为对某些东西的否认和忽视,会压抑我们内心的冲突,以消除自己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这样就产生了心理盲点。

心理学:心理盲点


无处不在的盲点
我们先来说说圆谎。大家都知道一个谎言往往导致另一个谎言,另一个谎言是为了支持笫一个谎。有一句俗话说得好:为了掩盖一句谎言的虚假,必须再编造出十句谎言。这样发展下去,谎言就象蜘蛛网一样的建立了,而人就在这网中纠缠不清。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个体说的笫一句谎言表面上是欺骗别人,实质上是自我欺骗。目的是为了给自己辩护,把自己的动机和行为说成符合大家接受的那种观念。所以这种谎言会永不停止地持续下去,直至成为自己性格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谎言不同于西方愚人节的骗人,也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骗子,他们一旦骗到了人或骗到了钱,这种谎言立即就停止。他才不管你心中大骂骗子呢。

心理学:心理盲点


夸夸其谈背后充满了盲点
我们都当过学生,学生时代我们或许都有一个或几个深思熟虑的问题去问老师。我就曾经问过老师:什么是喜剧和悲剧?老师说:比如说两个人看电视,一个要看这个节目,一个要看那个节目,两人争抢遥控器,这就是喜剧;林黛玉得不到宝玉的爱情,最后抑郁而死,这就是悲剧。我们知道这样的回答,完全是忽悠。老师也许第二天就忘记了这事,可我到现在还记得。这是因为老师的职业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他要维护的自己的理想意象,学生的提问其实就是对他理想意象的挑战。他只要对学生的提问作出了他自认为是正确的解答,能维护自己的理想意象就可以了。如果我在追问下去,老师还会有很多话来解释他的第一句话,最后的结果就是把我弄糊涂了,而老师却心满意得。这就是心理盲点的作用。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