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导演高群书:好人不好写(2)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在2012年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高群书凭借《神探亨特张》获得最佳导演奖中国犯罪悬疑题材:“全世界独一份儿”他认为,中文的犯罪悬疑题材,是“全世界独一份儿”的。因为中国的犯罪形态,犯罪手段,犯罪动机有它的独特性的。“我们试图去做挖掘,但一直没做好。我们没有像日本犯罪悬疑剧或者欧美那样,形成独特风格和流派。”
“中国的犯罪故事,是有中国社会的特点的,这对外国人来说很新鲜。他们没想到中国警察是这么办案的,就有新意。”像《白夜追凶》这样出海成功的剧集,高群书认为根本原因是抓住了中国犯罪悬疑题材的优势所在。
这些年来,高群书采访过许多公安人员,“我们国家刑警们的侦破手段,案情分析,都非常有意思,他们很社会,很江湖,也很体制。”1995年,高群书采访了几十个公安局长,很多人都跟他说过一句话:在中国,只要领导重视,没有案子破不了。

专访|导演高群书:好人不好写


《中国大案录》截图“当然,这个话是有其时代局限的,因为当时刑侦的科技手段比较落后,很多案子要靠摸排,而摸排你必须有一个体制系统内的全体发动,像以前很多大案全国发动联防,某地有个线索就给到另一地的公安去配合,这些都得有更上一级的领导在多地之间去做协调。还有比方你在北京一个案子,在新疆发现了线索,你去不去?你去了报销不报销?”出乎观众们的想象,在“紧张刺激”的办案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大家看不到的日常困难。办案,需要一个系统内的群策群力和后勤保障。中国刑警形象:在实践和生活中积累
在西方侦探文学中,有许多神探形象,比如福尔摩斯,波洛等等,但国内似乎始终没有创造出如此广为人知的神探形象。说到这一点,“首先,中国大作家不愿意去写这种(犯罪悬疑的)东西。年轻作家有写侦探小说的,但他们没建立起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人所共知的、能某种程度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侦探’角色。像紫金陈、雷米,他们写得很好,但他们的写作是受国外侦探小说影响,写的其实不是那么本土的东西。”
高群书坦言,“我一直不太喜欢我们的犯罪悬疑剧里大谈心理分析,其中有些作品做的、写的基本上逻辑自洽,可能观众觉得还不错,看看热闹,但大量作品说实话,我看不下去,很多警察也觉得太可笑了。因为第一,中国没有这样的侦探,第二它不符合中国国情。”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