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丨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德国课室风云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我的朋友们,请记住这一点,并没有坏的杂草或者生而即恶的人,只有糟糕的培育者”,拉吉·利(Ladj Ly)的《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2019)以雨果(Victor Hugo)原著中的这句话结尾,它亦完全可以被视作《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们》(Herr Bachmann und seine Klasse, 下简称《巴赫曼》)一片的最佳注解。纪录片现身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本就算罕事,这部二百一十七分钟的电影尽管因为时长和不够“性感”的主题并没有在柏林电影节期间获得太大的关注,但毫无疑问它确是主竞赛甚至所有单元中最动人的作品之一,并最终在转为线上的第一阶段评审中获得银熊评审团奖(Silver Bear Jury Prize),成为疫情寒冬下、欧洲难民危机中的一股“暖流”。
玛利亚·施佩特《巴赫曼》是德国导演玛利亚·施佩特(Maria Speth)的第五部长片和第二部纪录片作品,出生于1967年的她亦被看做是“柏林学派”(Berliner Schule)中的一员:德国电影在魏玛共和国(Weimarer Republik)时期曾经在美学上独步于世界电影,而后经过纳粹上台及至二战后长期沉寂不振,直到七八十年代因被称为“德国新电影四杰”的导演而重获注目,而后潮起潮落,整个九十年代几乎再次淡出世界电影的版图。这群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导演在二十一世纪初再次孕育出的这波“新浪潮”,即被迅速且松散地冠以“柏林学派”之名(“学派”一词较“浪潮”而言似乎更让人觉得其中有一个统一且贯彻的美学,但就如同所有标签名词一样,极值得商榷)。玛利亚·施佩特的电影风格是肖像式的,承接于达内兄弟(Frères Dardenne)美学的急促迫近和细腻之感,同时也有几分德式冷峻,且对象多为女性:
从《时日》(In den Tag hinein,2001)中的少女情事到《麦当娜》(Madonnen,2007)里的年轻人母及至《女儿们》(Tchter,2014)中寻找女儿尸体的阿涅斯(Agnes)“奇遇”;上一部颇为矫饰(所谓“风格”)的纪录片《九种生活》(9 Leben,2011)亦可被看做当下柏林“流浪/嬉皮”青年的群体肖像。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