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代意义来看,《斯文尼西亚的运盐》这部电影有哪些意义?(8)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画面中心正滴落而下的奶水勾连上下,这些真正的“伤心的奶水”将看似冲突的相隔化为不隔,将生与死连接,将罪与善连接,将爱与罚连接。
《斯文尼西亚的运盐》“作为苏联无声黑白电影黄金时代最后的杰作,因其天才般的导演、表意丰富的摄影、张力十足的蒙太奇剪辑和细腻有力的人类学观察而广受赞誉”。
该片作为卡拉托佐夫早期诗电影代表之作,仅此一片足以高度概括卡拉托佐夫1930年代及此前的早期电影创作成就,更得以管窥他更为完整详尽的诗电影创作之路。
因《斯文尼西亚的运盐》问世后就已有政界及文艺界的批评之声,1932年,卡拉托佐夫创作的《皮靴里的钉子》更引起了较为激烈争论,被当局直接冠以形式主义肤浅创作之名更被认为是对苏联军方的诽谤,致使该片禁映。
卡拉托佐夫对自身诗电影风格的坚守,真的是在解冻时期才重新回归吗?政治上的顺时而为并没有羁绊住这位电影诗人的诗性影像表达,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期拍摄的影片,犹如为后来观众埋下的影像密码。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期创作的一批影片尽管不曾被世人冠以诗电影之名,但当我们集中观察卡拉托佐夫各阶段电影创作,不断复访银幕内外,会因窥探到他那份无处隐藏的诗心而感动,也会因意识到他于影像内外高度契合的观取方式而激动。
进而我们才能更深刻明白卡拉托佐夫是在以影像对抗政治束缚、将影像奉为绝对精灵,影像就是他的生命,影像陪伴他历经沧海桑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