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南风效应”、“自己人效应”和“苏东坡效应”(3)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其次,教师让家长共享教学资源,定期反馈全班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是赢得家长关注孩子学业,配合教师作好教学工作非常好的途径和策略。
例如:笔者申请了一个班级公用邮箱,告知家长密码和用户名。里面除了有按期放上教学进度、单元教学重难点、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题、每单元的A、B、C不同水平学生的模拟试卷、口算软件等教学资源外,每个月底把班级孩子综合学习和活动情况(以作业奖惩部根据同学作业、考试、上课发言等得星总和为依据),向家长反馈,反馈形式分为:最佳、优秀、比较好,几个层次,名额不限,尽量让大多数孩子榜上有名。
这样的家校沟通,不仅激励优生、鞭策差生,更能使家长对孩子学业不理想的归因视角,从老师身上转向自己和孩子身上,从别人孩子成功的替代经验中树立信心,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自己人效应”,更有效地防止了“苏东坡效应”的滋生和蔓延,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
在具体实践中笔者还运用“增减效应”、“禁果效应”、“贴标签效应”、“破窗理论效应”等心理效应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探索。如:“数学之星”卡效用中学生特别惊喜的“可以凭卡申请不做作业、拿数学作业标准答案、订正不排队”等举措都是禁果效应的启发与实践。
在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从“心理效应”的效能视角,来思考、研究和尝试提升学生“学生数学效能感”,以求学生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上的常态、有效、可操作,优质、高效、可持续,是很有探索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心理学的科学规律、效能管理中的心理效应和法则,汗牛充栋,但往往因为它们严肃的学术面孔让人望而生畏,致使国内外众多心理学家潜心研究的丰硕成果,被停留在理论层面,造成对人类智慧的极大浪费。笔者的亲身实践和感悟表明,教育的大道理从来不是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知识本来也是扣人心弦的,只是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化功夫去“超”链接。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它们,就能生成自己的理解和启迪。我们当然不是巨人,但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理智地将前人的智慧结晶用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完善,相信我们的收获还将大于那些给我们提供理论的人们,达成前人智慧结晶与后人实践应用“超”链接,作为教师,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