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是无病呻吟,更是文学中的“泥石流”?如此评价对吗?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意识流”本来是心理学术语,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意识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处于永远的流动状态中,所以称之为“意识流”。
后来,英国女小说家梅·辛克莱,在1918年评论多萝西理查逊的小说《旅程》时把它引入了文学界。之后“意识流”小说很快成为现代主义文学中的重要潮流。
但“意识流”小说自引入国内之后,引得众多读者与评论家聚讼纷纭,褒贬不一,甚至有人谈“流”色变,斥之为文学异端,并比之于“泥石流”(比喻其饱含污泥浊水,对文学艺术具有破坏力。)
这些对“意识流”的评价是否失之公允?
在20世纪20至40年代,法、英、美、爱尔兰诸国都出现过一批典型的“意识流”小说,其主要代表作家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美国的福克纳、英国女作家陶乐赛·理查生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人。
与传统的小说相比,意识流小说最重要的特征不止在于刻画了心理,而是披露了什么样的心理,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识”之流,以及如何披露和表现的。
基于此,“意识流”小说总体上呈现出这样几个特征:描写主观生活;着力表现人的无意识、潜意识;热衷于刻画阴暗、扭曲的变态心理。基于以上三个特点,“意识流”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唯主观、反理性。
01 描写主观生活
如果把人物的主观生活称为“意识流”,那么人物外部的生活就可以称为“生活流”。“意识流”是“生活流”的反映,但“意识流”也可以通过人物的行动而反作用于“生活流”,两者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