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北京人艺话剧《推销员之死》同样吸引观众晚上排长队买票(3)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还有一件事让英若诚担心,就是怕观众弄不懂“人寿保险”是怎么回事,因而也就不明白威利怎么能用自杀的办法把这笔钱留给家人。排演《推销员之死》的时候,“人寿保险”这个名词对中国人来说还十分陌生。英若诚想出一个办法:在演出节目单上专门解释“人寿保险”这个名词。
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1983年5月7日,《推销员之死》首演。英若诚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据英若诚回忆:“首演那晚,阿瑟·米勒也很紧张,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不住,满剧场溜达。从各个角度听,感觉观众的反应,判断他们是否在该笑的地方笑,该静场的地方静场。大幕闭上后,观众席一片寂静,那对我们来说是漫长的一刻。可突然间,不知是谁领的头,雪崩一样,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还有人在喝彩。我松了一口气,同时又很激动。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观众席中没人去关心末班公共汽车,没有人从散场门往外跑,相反,观众们都涌向舞台,喊着好。这次成功是巨大的成功。那掌声是我作为演员从未体验过的,就像是潮水。阿瑟被请上舞台。演出结束后,没人顾得上去卸妆,我们聚在一起喝着烈酒。即使通常只喝茶的演员,那晚也喝上一口。”
在《推销员之死》的排练和演出过程中,阿瑟·米勒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正如演员朱琳所说:“没有他的帮助,就不可能有今天比较准确的琳达的形象。同样,没有他的导演,就没有今天的《推销员之死》。他走了,却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动人的事迹。我和大家怎能不时时怀念他呢!”演员顾威在家中接受笔者访谈时说:“美国导演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留下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戏,培养出了一批演员。排《推销员之死》时,英若诚对我说:‘如果把这个戏拿下了,今后一切舞台人物都没挡儿了。’英若诚说的没错,威利·洛曼的确是我表演生涯中挑战最大的人物,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人物。它对我表演的锻炼是空前的,也可以说是绝后的。”
(本文的主要参考资料有《〈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阿瑟·米勒手记:“推销员”在北京》)
来源:北京晚报·书乡 作者:杨庆华
流程编辑:洪园园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