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建筑师王澍:乡村改造应该延续真实的生活状态(3)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真正对建筑开始认识还是在东南大学学建筑之后。我也很幸运,中国对民居的建筑研究,最早就是从东南大学开始。1949年以后,真正开始研究民居的第一本书就叫《浙江民居》,是东南大学的刘敦桢教授主持编撰的。浙江民居是研究的基础,后来到80年代,又开始研究安徽的皖南民居,就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
我在东南大学开始对民居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为建筑师以前是不研究民居的,以前学的建筑史都是帝王将相,殿宇寺观等等,园林还是后加的。民居从从来就不在建筑史中,实际上是完全另外一种关于建筑的研究。
后来到杭州工作,实际上我在浙江生活的时间早就超过了我在北方生活的时间,所以我现在真正对这种建筑和生活之间关系的认识,恐怕对浙江的了解要比北京的还要更多一些。
澎湃新闻:浙江民居有什么特别吸引您的地方?王澍
:我觉得和地方的生活气候风土有关系。基本上我们一谈到浙江,谈到杭州,我们就喜欢谈南宋的文化。这是我们杭州浙江这个地方拿出来的比较响亮的文化名片。实际上,浙江民居的基础就是南宋的。
包括我们现在,尤其是浙江的南部,像你到了这种楠溪江一带,或者说像那种靠近福建一带的民居,基本上从南宋到现在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那就是宋朝的建筑,就是中国文化中乡土建筑里最巅峰状态的建筑。
澎湃新闻:对于村居改造的计划,您大概是什么时候想到要做这件事情的?王澍
: 想做这件事很久了,具体介入浙江这边的民居应该是从2002年开始。
刚开始在宁波慈城进行古建筑保护调研。做完了后我觉得,浙江民居特别有价值,但是破坏得实在是太严重,而且速度太快,所以后来我就又启动了大范围的浙江乡村调研工作。我当时提了个口号,就是先要先摸清浙江的家底。
连家底有多少东西都搞不清楚,这个文化消失得太快。我动员了整个美院建筑学院,组织大型的调研项目,省里头也给了资金的资助,我们后来做了几百个村子的调研,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时候我就开始意识到,恐怕是需要直接介入,再不介入的话,这里面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现在古村落消失的速度非常得快。快到什么程度,从简单的数据就能知道。2000年之前,整个浙江应该至少有4万个村子,现在有1万个已经彻底消失,剩下3万个左右。彻底消失,就是建筑拆掉了,也没有人了,1/4就这样彻底不见了。剩下的村子里面,我们现在列入保护计划的两千个左右。这在全国已经算是做的比较好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