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美”究竟是真艺术,或是因为无法至善至美,而违心说美?(3)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残缺是常态,残缺之美引发审美想象
大千世界中,残缺是常态,圆满反而只是瞬间。其实世上没有完美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残缺是一种普遍存在。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给人的审美取向也是不同的。秋天的枫叶在杜牧的眼里,就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但在崔莺莺的眼里,它就是离人的泪水染红的。
审美想象是审美主体将众多相关记忆表象加以组合和创造审美意象的心理过程;是客观制约性与主观能动性、随机性与目的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是具有再造性、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活动;能使人进入审美活动的残缺对象,其最大特点就是能激起主体的无限想象。残缺的地方能引发人们积极创造。残缺美的审美活动实际上是从局部走向整体、 从残缺走向圆满、从单一走向丰富的过程。

“残缺美”究竟是真艺术,或是因为无法至善至美,而违心说美?


残缺的对象之所以能够引起人的诸多心理活动、使人产生美感,是因为人类社会和宇宙万物瞬息万变,圆满是瞬间,残缺是常态。 人类总在不断地追求完美,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人生的过程就是与残缺相伴、修残补缺的过程。经历过残缺,人生才会有乐趣,才会更圆满。所以残缺美现象体现的是世界的本质与终极,表征的是人类诗性生存的智慧。
当然,“残缺美”不能无限扩大,并不是任何残缺的艺术都是美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画与油画的人物,就不能像石膏胸像那样可以剪切掉人物的手臂,所以把“残缺美”的概念从视觉艺术中牵强附会地扯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也是不科学的。

“残缺美”究竟是真艺术,或是因为无法至善至美,而违心说美?


所以我们不能把“残缺美”概念泛化,将“残缺”与“残缺美”或 “残缺艺术美”的混淆,使得“残缺美”的概念边界日益模糊,甚至走向了反面。但是我们也要承认,在某些艺术领域,残缺也是一种美。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