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以及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3)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由于国家调整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改善了全国生产力布局,增强了区域经济活力,刺激了区域经济增长。特别是宏观布局政策的调整和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大大加快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使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迈上新台阶。目前沿海地区已成为启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发动机。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由于政策不配套、不协调,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区域经济增长趋于不平衡。从三大地带的增长格局看,1978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基本上呈东高西低的倾斜态势。1978年至1991年沿海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内地年均增长8.5%(其中中部地区为8.3%、西部地区为8.8%)。“八五”期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东部在16%以上,中西部仅为9%。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浙、粤、闽、苏、鲁等省成为新的增长源。“八五”期间,东部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67.4%,中部占20.4%,西部占12.2%。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东部在16%以上,中西部仅为9%。1980年至1990年,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61.5%上升至62.7%,1994年这一比重又上升到67%。与此同时,中部与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迅速下降。
中部从1980年的26.1%下降到1994年的22.6%,西部从1980年的12.4%下降到1994年的10.4%。
(二)地区间差距不断扩大。从1978年至1994年沿海地区与内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38%扩大到43%。同期东部与中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差距由33%扩大到40%,东部与西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差距由45%扩大到46%。东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52.5%上升到1993年的58.5%,中西部则由47.5%下降到41.5%。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东西部之比为1:0.5,到1993年为3.25:1,其中贵州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足上海的10%。
(三)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从空间经济的角度出发,工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城镇化的过程。钱纳里等人的研究表明: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00美元提高到1000美元,工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将由9.1%提高到32.5%,城镇人口比重将由22%提高到63.4%,即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大体在1.9~2.5之间变动。在五六十年代,我国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大体在2.0~3.0之间变动(大跃进时期除外)。这说明我国当时城镇化与工业化基本适应。然而从70年代以来,随着乡镇工业的兴起,我国乡村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而城镇化却停滞不前。从而使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处于极不协调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种状况已有所改变。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