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专业地预估票房?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目前国内电影行业正处于美国电影市场二战之后的那个阶段,属于工业化体制正在建立完善的过程,所以李特曼的那张表在国内还是有参考价值的。但是我们又在面对着好莱坞电影的冲击,这就要求在完善工业体制的同时,我们也要完善自己的项目管控能力,否则票房预估都只是空话。
先总结性的哄一声:可以预估,但难以控制
美国在40年代以前,大制片厂是通过分散投资的方式来平衡风险,并通过控制新老导演更替,新老明星换代,以及逐步加大一部影片的首映场次,二、三轮放映场次,来控制拷贝成本,以减少风险,确保盈利。正是在这样的体制下,衍生出了所谓的类型电影策略(类型电影 = 保守性创新),和制片厂导演制、明星制。这一套体制从默片一直到彩色电影时代的早期,逐渐成形成熟,这是好莱坞光景最好的时候,融资借贷对于大制片厂来说根本不困难,回报率也很高。
二战结束之后,整个电视产业受到战争的刺激,兴起的非常快,还有电影行业内部创新能力的不足,都使得美国市场的电影融资变得非常困难,传统的大型制片公司在这个阶段发展严重停滞。1948年派拉蒙法案更是直接促成了大制片厂放弃了他们在渠道上的垄断,美国电影工业进入另一个周期。金融、保险机构也开始在这个阶段深度介入好莱坞的生产链条中,一部分独立制片公司迅速接受了他们,允许保险公司对生产过程进行管控、监理。由此也使得一些独立制片公司在这个阶段发展的非常快,并促成了大制片厂朝向发行代理公司的方向发展。导演、明星以及剧组开始独立于一些大的制作公司之外,美国电影工业的细分化、专业化也是在这个阶段开始趋向成形。结合当时整个美国商业社会的发展,在此之后,围绕电影市场开始出现一些第三方机构,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门类,就是向保险机构、投资人提供市场调研,资信调查服务的公司。
开始这些公司是在上映前进行电话或者信件的抽样调研,看看哪个区域的观众对一部电影最感兴趣,以此来确定拷贝数量和上映范围,还有对独立制片公司、制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有点像私家侦探)。后来逐步发展到围绕一部电影,从脚本阶段就开始进行观众调研。到六七十年代,一个剧本或者创意想要获得投资人的亲睐,以及保险公司同意承保它的制作和投资,剧本阶段的调研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到这里要做一个小结:美国市场的电影项目评估在40年代至70年代逐渐发展成一个专业的活,脱离了早期的由一个人拍脑袋、讲人情、看才华的创业家时代特征。在1980年以前,所谓对票房的预估,还是人为的猜测,虽然从一个人猜谜语发展到很多人一起来猜谜语,从一家公司来猜谜语发展到很多公司一起来猜各个环节的谜语,但仍然是猜测居多,所谓的调研往往也是由一帮有经验的人说了算,直觉和判断在这个阶段,可能还是大于所谓专业性。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