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艳似火的“红”从何而来?(2)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铅丹由古代最为常用的白色——铅白(成分为碱式碳酸铅)煅烧制成,成分为四氧化三铅。铅丹的出现弥补了西方绘画没有暖调亮红的缺陷,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十分明显。这种色料只有在油画中(建筑油漆彩绘中同样稳定)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耐久度,在坦培拉与壁画中极易氧化变色,中国敦煌石窟中氧化变黑的北朝壁画便证明了这一点。
古代的欧洲画家也不止一次在留存下来的文献中指出铅丹仅仅适合油画,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安德烈·卢布廖夫(俄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圣像画家,活动于公元14至15世纪的莫斯科公国)会在自己的代表作《圣三位一体》中使用一种植物色淀色彩去替代铅丹的暖红色。不过,虽然铅丹有着各种的不足,但至少在油画中还是稳定的。因此它在19世纪前仍备受画家青睐,频繁出现在画家的调色盘之上。

明艳似火的“红”从何而来?


天然朱砂、铅丹、亮镉红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画家开始追求表现更加立体的画面形象,对于色彩深度的需求日益强烈。得益于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染织工艺的发展与积累,工匠们学会了制作染料,并极富创造性地将染缸中的颜色残渣用于绘画之上,这就诞生了欧洲绘画史上最早的植物色淀颜料。

明艳似火的“红”从何而来?


胭脂虫色淀、紫胶色淀、茜草色淀、
紫相胭脂虫色淀1、紫相胭脂虫色淀2
所谓植物色淀(意大利语:Lacca;英语:Lake),即是指将植物汁液以及熬煮出来的色液通过加入基料和媒染剂的方式制成一种可以干燥保存的色料。相比于矿石等天然色料,植物色淀拥有更为丰富的色相以及更加饱和的色调。根据考古及相关研究可知,最早的植物色淀是出现于古埃及时期的靛蓝(Indigo)。而到了古典时期,一种使用小虫子制成的红色色淀开始为画家们所用,这便是胭脂虫色淀(又称绯红色淀,Carmine Lake或Crimson Lake)。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