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23个知识点(14)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1960年,他与罗勃格·里耶合作拍摄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更深入地走进了一个现实与幻想始终无法区别的世界来表现人的内心生活的实质。该片因此而成为现代主义电影的经典性作品,并获当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他在以后的创作中仍高度依赖视觉形象仅仅把握节奏和速度,极其成功地运用了一时闪切老探索人物行为和心理状态。
23. 鸳鸯蝴蝶派电影
“鸳鸯蝴蝶派”是中国现代文学时期,一部分新文学作家对现代通俗文学作家的称呼。20世纪20年代,电影艺术进入较大规模的创作时期,影坛缺乏专门的电影创作人才,而观众对影片的需求量又与日俱增,浴室一大批被称为“鸳鸯蝴蝶派”的从事通俗问去创作的文人,进入了新文学家们尚未顾及的电影界。他们的创作题材和表现方法充满都市化、世俗化、所以他们参与编导、演出的影片往往拥有大量的小市民观众,具有很好的商业效应。鸳鸯蝴蝶派对文化市场上的信息反馈迅速,他们常将走红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如徐枕亚的悲情小说《玉梨魂》、顾明道的武侠小说《荒江女侠》等。鸳鸯蝴蝶派文人还善于改编外国流行小说,包天笑将法国儿童小说《苦儿流浪记》改编成悲情片《小朋友》(1925年)、将日本畅销小说《野之花》改编成市民家庭伦理片《空谷兰》(1925年),很瘦观众欢迎。
七夕,他们注重影片形式的花样翻新,如20年代风靡一时的古装片、神怪片盒武侠片的摄制热潮,不少出自鸳鸯蝴蝶派之手。从1921年至1931年10年间,中国各电影公司共拍摄近650部故事片,其中大多数是由鸳鸯蝴蝶派文人参加制作的。而《影戏学》(1923年)、《中国影戏大观》(1926年)等中国最早的电影理论专著、史料集与为数可观的研究文章皆出自他之手。鸳鸯蝴蝶派文人对中国电影创作领域开拓是不应被埋没的,但他们所拍摄的影片中叶有不少迎合小市民趣味的庸俗成分,是应该予以鉴别和扬弃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