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4)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记忆术有:寻找记忆材料的规律,作一定的归类和整理,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记忆,将零散的材料用一定的方法串联起来、展开想象等。
(3)进行组块化编码
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人过去的知识经验。
(4)适当过度学习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恰好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是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的一种防止遗忘的措施。
一般认为,在一定范围内,过度学习是必须的;超过了一定限度,就是很不经济的,因为过度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般说来,学习程度以150%为佳,其效应也最大;超过150%,会因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学习的效果就会逐渐下降,出现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效应。
(5)合理进行复习
①及时复习。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复习要在尚未大量遗忘前及时进行,以减缓遗忘的进程。
②分散复习。分散复习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但分散复习的时间间隔要视材料的性质、数量及记忆已达到的水平等因素而定。分散复习是相对于集中复习而言,集中复习是集中一段时间一次性重复学习许多次。
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从而在重复学习时,在学习材料没有完全记住之前,就积极地试图回忆,回忆不起来再阅读。这两种方式的交替进行,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便于学生集中注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薄弱点的学习。
2.[参考答案]首先,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教育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客体。学生通过掌握教师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在教师的影响下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尊重各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者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开展与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活动。教师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力,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关键。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