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兽”是种很恶毒的评价,它是从孟子那里发端而来的吗?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不忍人之心便是对于忍人之心的否定,并且是朝向人的本心的回归,是本心自身的直接呈现。不忍人之心作为人的本心就是人本身具有的和他人相同和相通的心。
孟子是孔子的追随者,并被世人称为位于孔子圣人之后的亚圣。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但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孔子将仁归结为亲子之爱,它是一种具体的人类情感。虽然仁爱可以说成是人的本心和本性,但它并没有被孔子直接地指出,故依然是遮蔽的和朦胧的。但孟子则直接将此揭示出来,使之显明和清晰。
他对人心和人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其本身作为仁爱是善良的。人人皆有是心。同时,人人皆有是性。由此,孟子建立了他的心性理论。这一直影响了后世儒学的研究。他的思想主要记载于《孟子》 一书中。

“禽兽”是种很恶毒的评价,它是从孟子那里发端而来的吗?


孟子首先试图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也就是提出并回答人是什么这一根本的思想问题。人的规定性揭示了人自身的本性,但它刚好是在人和动物相区分时获得的。人与动物的差异究竟如何呢?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在存在者整体中,人本身就是一个特别的动物,而与其他动物是最近的邻居。无论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人和动物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故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分的缝隙非常微小。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人们往往会忽略这种差异性。
对于人与动物之间差异性的是否意识当然会导致思想是否正确。但孟子认为,是否保持人与动物的区分,也构成了君子与庶民的区分。这在于小人放弃了区分,而君子保存了区分。当小人放弃区分的时候,他与动物是同一的,自身由人变成了动物;当君子保存区分的时候,他与动物是分离的,自身由动物变成了人。那么所去为何?所存为何?孟子指出,这并非他物,不过是一心而已。

“禽兽”是种很恶毒的评价,它是从孟子那里发端而来的吗?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