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兆君:问学书山精通舌脉诊断身心共调创建志意辨证(5)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这让阎兆君倍受锻炼,受益良多,为其日后用中医思维救治疑难病证,积淀了底气和自信。
1988年,阎兆君通过研究生考试,离开菏泽奔赴济南求学之际,老先生感念师生之情,果断停诊一周,然后将爱徒阎兆君唤入家中,二人关门闭户,相对而坐,将其毕生所学之精华验方倾囊相授。饿了,老先生亲自下厨,为这位得意门生烹制羊肉汤,“那是老先生的拿手绝活,一碗羊肉汤喝罢,浑身热烘烘的,鲜美至极,回味无穷。‘汤’足饭饱后,老先生接着传道授业解惑,毫无倦意,就这样整整讲了七天,令我受益无穷。”谈及往事,阎兆君仍然心怀感动,对先生的无私精神赞叹不已。
问学国医大师,三年读典800册
1988年,阎兆君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被安排研读中医各家学说,有幸成为张志远先生的入门弟子。张志远教授生于1920年出生,是真正的秀才出身,十几岁就在德州行医,年纪轻轻就名闻鲁西北,尤其擅长妇科、内科、儿科,建国后参与筹建山东中医学院,是山东中医学院著名的“八老”之一。
张老博闻强识,熟读中医名家典籍,对天文、地理、数学、哲学、各种史料(正史、野史)、笔记、小说等均有涉猎,一生阅读的相关书籍多达3万余册,写下了将近3000万字的读书笔记,被公认为“活辞典”。“早年借书要在书页的卡片上留下借书人的名字,学校图书馆的几乎所有书籍,没有一本没有张老的名字。老师年轻时过目不忘,凡读过的书籍,能迅速说出第几页第几行,记得清清楚楚。即便是年事已高,仍能背诵许多书籍的重要原文,对于史籍、经典更是如数家珍。”
经过临床实践三年多,跟随几位老中医习得了各派“绝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再通过系统地理论学习,感悟经典典籍,验证临床升华经验,有幸拜入张志远先生门下,阎兆君如饥似渴泛舟在书海里。
报到那天,凭着对老先生治学风范的了解,阎兆君没有去教研室,没有去老师家中,而是直奔图书馆,果然看到老先生端坐在阅览室,面前摞了两大堆书,桌上摆满了各种期刊和书籍,非常入神。阎兆君静悄悄站在旁边,不敢打扰。老先生看完书后,对他说道,“做一个优秀的中医大夫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博览群书是中医人的必备功课,一名中医要想成才,就得要熟读500-800本书籍。听说你喜欢临床,临床医生也需要多读书会读书。”
“张老先生一辈子喜好读书,真正是手不释卷,就连吃饭时都要展卷阅读,随时记录心得体会。”在读书过程中,有所思所想,张志远一定会记下来,在临证过程中有所收获,他也一定会整理出来。张志远精勤不倦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读书卡片、读书笔记和无数的手稿。据不完全统计,读书卡片有十万多张的,读书笔记有近三千万字,手稿则重达几百斤。“老师写作是不用翻阅资料的,他的记忆仿佛一个大型数据库,所有的文字包括文献详细信息完全自然而然地自笔下流出。”阎兆君依循张志远老师的指点,熟读中医各家典籍,掌握了历代医家的经验和学术成果。“老先生嗜书如命,我也受其影响,喜好读书,如今家里种各样的书籍加起来将近4000册。”读研期间,阎兆君细细数来,总计读了800多本书籍,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等你工作了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三年的时间沉下心来读书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