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先行者(下)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忽必烈的出色使者
回到大都后时间不长,马可·波罗经历了历史上著名的阿合马遇刺事件。他在游记中详细记录了这次事件,并特别强调“下所言者,皆实事也”。”此种事变经过之时,马可·波罗阁下适在其地。”但他的描述和正史中的记载并不完全吻合,因此也有人质疑记述的真实性。
马可·波罗第三次来大都是在至元二十一年(1284),他从扬州归来。回到大都后,他向忽必烈讲述了江南各地的风土人情,并详细描述了苏州、杭州等附近城市的情况。也许是因为杭州城和家乡威尼斯有几分相似,这位旅行家对杭州城的印象极为深刻,描述也更加详细。
马可·波罗第四次来大都是至元二十八年(1291)。这一年,波斯君主阿鲁浑的使者来到“汗八里”为其求娶王妃。原来,阿鲁浑的宠妃卜鲁罕去世,她临死前交代,其继任者必须是她的族人。忽必烈决定将卜鲁罕的同族女阔阔真公主赐予阿鲁浑为妃,并派马可·波罗一家护送公主去波斯。
至元二十九年(1292),马可·波罗一家率领由13艘4桅12帆巨型大船、600多名随从组成的船队,从福建泉州港出发,护送波斯使者和阔阔真公主离开中国。他们经过爪哇,在印度洋航行18个月后,终于到达波斯,完成了使命。此时,船队除水手外,随行人员只剩下8人。
元贞元年(1295),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带着一名蒙古仆从,辗转回到家乡。他们穿着蒙古服装,衣衫褴褛,口袋里却装满各种奇珍异宝。直到 70岁去世时,马可·波罗一直是当地的巨富。
世界第一奇书
如果没有《马可·波罗游记》这部书,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不知是否还能被后人如此铭记。
这部诞生在监狱里的游记,被称为“世界第一奇书”。最早的版本名称为《关于世界的记述》或《寰宇记》。在马可·波罗的家乡,这部书被叫作《百万》,诞生以后很快以抄本的形式在欧洲流传开来。在当时欧洲人的观念中,亚洲是非常贫穷、落后、黑暗的,而《马可·波罗游记》却展现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富庶的帝国,颠覆了欧洲人的传统观念,让很多欧洲人难以置信。甚至在马可·波罗临终时,神父要求他为了灵魂可以上天国,取消他书中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说法。对此,马可·波罗的回答却是:“我所说的,还不及我见到的一半。”
《马可·波罗游记》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著名航海家哥伦布读过的拉丁文版《马可·波罗游记》,现在还保存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他曾说:“马可·波罗的书引起了我对东方神秘的向往……在我的航行中,很多次是按《马可·波罗游记》里说的去做的。”除哥伦布以外,受《马可·波罗游记》影响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还有葡萄牙的达·伽马、鄂本笃,英国的安东尼·詹金森等。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游记为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