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荟‖我和《大刀记》(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去书店看到《大刀记》的画本就赶紧买下一册,放弃很久就想买的《西沙儿女》。手头太局促,顾东就没法顾西,只有忍痛割爱,选择最喜欢的。但画本也有个好处,十个朋友交换看,买一本就相当于十本。画本较之于广播和原著,容量要小得多,最多抽一条主线,不能展开,但画本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比起来要直观得多,立体形象得多。小说联播的好处就是能充分调动听众的想象力,读者能够二度创作。
《大刀记》最吸引我的是那把大刀,梁永生大刀是祖传的,不一般。我也一直想弄把刀,和村里一位手巧的朋友,鼓捣了不少木头刀。后来外甥学武术,放到我家一把武术用刀,太薄,一舞扎就呼呼啦啦地响。村里还有几把刀,我都见过,有骑兵用的马刀,也有日本军官用的指挥刀,都是高粱叶子一样的细长刀,缺梁永生大刀的威严。像梁永生用的这刀,没法搞到。澄清了一件事,就是作者郭澄清先生的名字,画本封面上原原本本写着呢,原著作者:郭澄清。
郭先生毕竟是现实主义,他没有武侠小说般把这口大刀写成迎风断发,削铁如泥,杀人不见血的样子。电影里那个镜头只是杀了西瓜,也没有渲染汁液流淌,不然真会形成某种心理障碍,再也不敢吃西瓜。上影导演高明,杨在葆的表演也到家,那瓜园切瓜成了一个老少其乐融融的温馨场景,成了淳朴乡村的一个动人画面。早年侠客,还有义和团大刀会的人都喜欢一把刀背在身后,如《水浒》里的杨志,大刀王五。样板戏里的新四军、八路军也背。郭先生只是用刀反压迫,抗外侮,他满是愤怒的刀就不能云里雾里地乱砍,也只有这样,这刀才有真正民族正义力量。
家里的喇叭不争气,正听在兴头上,广播不响了,一连几天风雨交加,据说是大风刮断了电线。我急得发疯,却意外地得到一台熊猫牌小型收音机。可以带到地里边割草边听,两不误。那一段时间说鬼子石黑和坏人白眼狼最多,也最热闹。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