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觉悟净地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刘江生

(散文)觉悟净地


今年盛夏,我在丽江避暑,见地坝有一群人唱纳西族民歌《净地》,唱的是爱情、丽江和自由。巧的是,手机里有消息传来,重庆肖祖修老人逝世,享年84岁。肖老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人物,他的女儿彭静说:“李克强、贺国强等人送了花圈,表示悼念及慰问。”人生苦短,死后得此殊荣,也许是重庆第一人。
默哀之后。我感到丽江《净地》的旋律,有赫拉克利特之河的流淌,有时光及思想的真实影像。世上所有的生物,都必将面临死亡。落叶归根,是一个诱人的话题。死,留下的空白巨大,每个活人都要从中寻得一席,所以净地的坟茔,就是生者的纪念地,只是纪念的价值有高有低。
前两年,我写过《悼周春山》的送行诗:“为官当为天下雨,处世何曾问浅深。退居论交笔精勤,常怀天下疾苦声。惊闻噩耗梦里逢,忽报人间处处春。一声虎啸周山震,刘郞岂是蓬蒿人。”上世纪80年代,我在《现代工人报》任部门主任,作为市委领导周春山的儿媳是我的部门同事,较为了解。周的晚年为重庆市书协主席,我是会员,翰墨铸情。为官为民,都要走向净地的。
中国的传统是“入土为安”。然而,每个逝者都占去一块土地,天长日久,农耕地还会有多少?更何况,殡葬的入土形式,既占地也不利于环保。现时,葬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海葬、河葬、树葬、壁葬等。净地,能把百年鲜花接纳阴间。

(散文)觉悟净地


我曾参观过一处佛塔壁葬地,灰色的青瓦屋顶,朱红的檐柱与仿汉白玉的围栏相映衬,掩映着湖光山色,看不到一个个土包坟茔。“人文立体档案”,蕴涵佛学理念。
恬静的重庆《名人苑区》,有前国防部长张爱萍、迟浩田题写的墓碑,著名书画家晏济元、牛翁、魏宇平的墨宝随处可见,许伯建先生的塑像亦置于仙鹤的绿荫之中。苑区淡淡的香烛味里,增添了几分肃穆。“壁葬”,既不占地,如讲“入土为安”,也大可安心。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