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来自何处,又归属何方(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1950年,18岁的普拉斯开始了她在史密斯学院的学业。刚开始,普拉斯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和希望,但还不到一个月,她在给母亲的信件中写道,自己彻彻底底地“精疲力竭”了。普拉斯忧虑自己跟不上学业,拿不到高分,更让她担心的是,她无法在学校里交到朋友,无法获得同学们的友谊和支持。不久,普拉斯唯一的知心朋友安·达维多夫离校,普拉斯又回到了独自一人的状态,她的精神状态日渐糟糕。普拉斯如此描述她当时的心境:孤独,从“自我的模糊内核而来——就像是一种血液病”。
尽管我们大多数人没有体验过普拉斯的不幸,但她对孤独的精准描摹依然直击我们的内心。时至今日,孤独被渲染为“21世纪的流行病”,神经科学研究则用数据证明“孤独具有传染性”。
现代情感的新概念
人向来那么孤独吗?无论我们处于何时何地,孤独这种状态注定如影随形吗?英国情感历史学家费伊·邦德·艾伯蒂认为,孤独并不是一种古来有之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孤独于1800年前后出现。个体意识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现代意义上的孤独,语言的演化则为人们探索孤独观念的逐步发展提供了线索。
实际上,18世纪末以前,公开发表的英文文本中很少提及“孤独”。“孤独”一词大约从1800年开始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并在20世纪末达到高峰。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孤独的意涵。
在19世纪以前,“孤独”几乎等同于“独处”,是一种人们刻意选择的状态。19世纪以后,人们偏好使用“孤独”来形容一种心理状态,它不再是中性意味的,而带有负面情感色彩,甚至当时有医生认为孤独会给健康带来损害。1779年,苏格兰医生威廉·卡伦就建议他的一位病人应该“让头脑保持忙碌”,卡伦诊断这位病人患有“神经衰弱,经常困乏”,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寻求各种娱乐和轻松的消遣,同时避免沉默和孤独”。
孤独的体验是相同的
关于“孤独”的意涵,有一个有趣的古今对比。在1719年出版的《鲁滨孙漂流记》中,主人公遭遇海难后在偏远的热带小岛上独自生活了28年,而这本小说没有一处提到鲁滨孙感到“孤独”或经历了“孤独”。他虽然孤身一人,似乎从未将自己的处境定义为“孤独”,现代读者也许很难理解这点。2000年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的电影《荒岛余生》就取材自《鲁滨孙漂流记》,影片讲述了美国联邦快递员查克流落荒岛的故事。因为无人可交谈,查克在排球上画了一个笑脸,并取名威尔逊。这个情节或许更能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它证明了人类对陪伴的需求,也代表了现代人认为长期独处对心理健康有毁灭性影响的观念。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