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联的书,最重要的还是这本《古拉格群岛》|关于苏联的那些书(9)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他往往心直口快,这很快就给他带来了麻烦。嘲笑了一位管理监狱的陆军上校的科学工作后,他被发配到了哈萨克斯坦一处荒凉的劳改营。这座名为埃基巴斯图兹(Ekibastuz)的劳改营后来成为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的灵感来源。
在埃基巴斯图兹,一切写作行为都是被禁止的。因此,他想出了一个能够帮助自己记下文章长长内容的方法。在看到监狱里的立陶宛天主教徒用嚼过的面包做玫瑰经念珠后,他请他们帮忙也给他做一串,不过这一串要更多的珠子。在他的手里,每一颗念珠都代表了一段文章,他会不断向自己复述文章,直到自己可以毫无障碍地背出来为止。那之后,他才会继续“背”下一颗珠子。后来,在监狱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他把这些内容都写了下来。他利用这种方法记住了 12000 行文字。
“终身流放”
1953 年 2 月 9 日,索尔仁尼琴在劳改营的监禁正式结束了。3 月 6 日,他被送往了更远的东部地区,来到了 Kok-Terek。那是一个荒凉的小村落,他被要求在这里度过他的“终身流放”期。就在那时,他在村庄广场上听到扬声器播出了斯大林的死讯。
他一边在当地一所学校教书,一边偷偷创作诗歌、戏剧和随笔,但他并不指望这些作品有朝一日能够出版。他开始和在自己入狱期间就已经与自己离了婚的前妻通信。胃痛令他困扰不已。等到他可以去当地一处诊疗所看病时,医生在他体内发现了一颗巨大的癌性肿瘤。
当时,他一边过着人身受限制的贱民生活,一边与疾病作斗争。这段日子后来促使他写出了小说《癌症病房》。1969 年,这本小说在苏联国外出版上市。他最终还是去了塔什干市一处癌症诊所。后来,他在短篇故事《右手》(The Right Hand)中描述了自己在那里时的绝望感受。
“我和周围那些病人一样,但又不一样,”他写道,“我享有的权利比他们少,我得更加沉默。人们来这里看望病人,这些病人关心的一大问题、他们生命的一大目标就是再次恢复健康。但康复对我来说几乎没什么意义:我 35 岁了,那年春天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个能陪伴在我身边的人。我甚至没有护照。如果我康复了,那我就得离开这篇富饶的绿色大地,回到我的荒漠去,继续我的‘终身’流放。我在那里受到公开监视,每两个星期就要报告一次。很长一段时间,当地警方甚至不允许我这样一个将死之人去接受治疗。”
接受了治疗还试了偏方后,索尔仁尼琴康复了。1956 年四月,他收到一封信,信里通知他,他在国内的流放结束了,他可以自由离开了。12 月,他和前妻一起度过了假日。1957 年 2 月,两人复婚了。接着,他去了梁赞和她一起生活。娜塔莉亚·斯威特洛娃在那里一个农学院化学系当系长。与此同时,一处给人恢复名誉的法庭宣判他的案件原判无效。他们发现他还是一个“爱国的苏联人”。于是他重新开始教书、写作,作品中既有新的内容,也有老的内容。他还重新修订了一些他此前通过念珠记下的文字内容。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