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良心”索尔仁尼琴:我不想成为他们攻击我的祖国的工具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被称为“俄罗斯良心”的索尔仁尼琴,于1970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为:“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
索尔仁尼琴
八年“劳改营”生涯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1月12日生于高加索基兹洛沃茨克一个教师家庭,1941年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数理系。二战时任苏联炮兵连长,并荣获两枚勋章。
这个俄语中带有浓重乌克兰口音的民族主义者,1945年2月在东普鲁士前线给自己的朋友写了一封信,由于其中夹杂诸如“那个蓄着络腮胡子的人”、“主人”、“老板”等词汇,被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八年劳动改造。
劳改营的生涯让是索尔仁尼琴文学创作的起点,在此期间他完成了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53年出狱之后,索尔仁尼琴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先后在几个劳改营从事体力劳动。其间因为患癌症差点死去。
1962年,索尔仁尼琴结束了流放生活,恢复了名誉和自由。他的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新世界》杂志刊出。这部苏联文学中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生活的作品,发表后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赫鲁晓夫称赞这部小说是“从党的立场反映了那些年代真实情况的作品”。
索尔仁尼琴
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
此后,索尔仁尼琴又接连发表了《第一圈》、《癌病房》等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赫鲁晓夫下台后,1965年3月,他的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受到公开批判,并失去了在苏联国内发表作品的机会。1969年,索尔仁尼琴发表公开信抗议苏联的检查制度,结果他被定义成了“叛徒”,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此事激怒了萨特、罗素、伯尔等西方作家名流,他们为索尔仁尼琴发出了严正的抗议之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