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良心”索尔仁尼琴:我不想成为他们攻击我的祖国的工具(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已经为煌煌巨作《古拉格群岛》准备了足够的素材,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他所收集的劳改营囚犯的书信等,他们讲述各自在劳改营中的遭遇。1973年,这部小说在巴黎出版。“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作者将它比喻为“群岛”。
在这部140万字的巨著中,基于“227位见证人的报告,回忆录和信件。”,在深度和细节上超越了先前的任何著作。在书中,他叙述的不只是个人经历,也成为苏联时期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录。然而,由于他不加节制的控诉,让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离文学太远”。著名诗人叶夫图申科曾说,索尔仁尼琴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政治事件,他“在走出文学的圈子后就没有能再回到文学中来”。
1974年2月,索尔仁尼琴被捕,并被驱逐出境,先后旅居“西德”和瑞士。1976年,他移居美国。此后他深入简出,拒绝一切活动邀请。他十分清楚西方以人道主义之名收留他的目的,他说:“我不想成为他们攻击我的祖国的工具。”

“俄罗斯良心”索尔仁尼琴:我不想成为他们攻击我的祖国的工具


索尔仁尼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文学
文学没有国界,但文学家有
在流亡期间,索尔仁尼琴仍保持批评的姿态,他不断指责西方社会的物欲横流、道德堕落。1978年6月8日,他在哈佛大学发表的题为“一个分裂的世界”的演讲中,他大肆抨击西方自封的普遍主义,“西方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所有西方之外的世界只是被邪恶的政府、或严重的危机、或他们自己的野蛮、或不理解,暂时阻止他们采用西方多元民主的生活方式。”他认为“这是一个聊以自慰的理论,忽视了这些地方根本没有发展成跟西方相似的事实。在没有使用暴力的情况下,任何一方都不能转变为另一方。”
在西方国家,索尔仁尼琴并没有表达被庇护的感激之情,而是尖锐批判西方生活“很有破坏性、不负责任的自由”,包括源自媒体的“信息流的过度负担”。他还谴责美国签署的越南和平协定,并拒绝任何对俄罗斯强加“西方模式”的主张。他的这些言论在世界上引起巨大争议,也使他遭致西方社会舆论的围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