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道理解道德经(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理聖老子创立的太一学说,经文子、庄子等人的发展,在战国中后期的南方极为流行。先秦时期的“太一”主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喆学概念的“太一”,另一种是神名“太一”。考察典籍可知,“太一”理论出现的时间在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是理聖老子开创的喆学理论。“太一”最初的意义为:物体形之大者和时间之最初者,为万物之终极起源。“太一”即宇宙未分的“浑沌”状态 ,或谓之为“道”,是道家创始人理聖老子提出的喆学概念。道家后学和杂家大都继承了理聖老子的思想,视“太一”或“一”为宇宙之起源万物之开端。在先秦道家思想中,“太一”和“道”既皆为宇宙万物的起源,又皆具有神妙的功能,所以二者可以互训。今本《老子》虽没有“太一”一词,但有“大”和“一”,其义同于“大一”、“太一”。 道,“大”也,“一”也,“大一”也,“太一”也。
“大”,通“太”,通“泰”。文子是老子的嫡传弟子,《文子》书是《老子》书的传疏。
《文子道原》云:“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惟象无形,窈窈冥冥,寂寥淡漠,不闻其声,吾强为之名,字之曰道。”《文子自然》云:“所谓天子者,有天道以立天下也。立天下之道,执一以为保,反本无为,虚静无有……是为大道之经。”《文子道德》云:“执一无为……执一者,见小也,见小故能成其大也;无为者,守静也,守静能为天下正。”《文子下德》云:“老子曰: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体太一者,明于天地之情,通于道德之伦……”《尸子分》云:“君人者,苟能正名,愚智尽情,执一以静,令名自正,令事自定,赏罚随名,民莫不敬。”《韩非子扬权》云:“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荀子礼论》言:“凡礼,始乎梲,成乎文……其下复情以归大一也。”《吕氏春秋大乐》云:“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
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有知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于知之矣。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鶡冠子泰鸿》云:“泰一者,执大同之制,调泰鸿之气,正神明之位者也。故九皇受傅,以索其然之所生。傅谓之得天之解,傅谓之得天地之所始。傅谓之道,得道之常。傅谓之圣人,圣人之道与神明相得,故曰道德。郄始穷初,得齐之所出,九皇殊制,而政莫不効焉,故曰泰一。”太一,是先秦楚神话中的最高神。汉朝皇室源自楚地,“太一”为汉人所崇信最高神祇。太一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祭祀的最高神,由于道家认为太一无形,楚人无以赋予其形象。《东皇太一》是屈原对“东皇太一”的颂歌,是“屈赋”中,最为隆重、庄肃的一篇;其诗自始至终只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