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十年,“剩女”一词的消歧之路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编者按】
在2010年左右,“剩女”一词抵达流行巅峰,即便是主流媒体,也不加反思地使用这个歧视性词语。自2011年开始,女性主义者陈亚亚涉足微博(@voiceyaya),开始观察“剩女歧视”现象,并作为一支中坚力量加入到了反歧视的话语战之中。这十年来,发酵于微博的几次反对“剩女歧视”的舆论事件,构成了庞大的民意基础,大规模地争取到了媒体和社会的支持,水滴石穿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剩女”一词也在集体意识中彻底政治不正确了。
然而,“剩女”一词的负面色彩消退的同时,到来的却是“婚女”歧视,建构出新的鄙视链把歧视转嫁了出去。让陈亚亚感到困扰的是,不少在反剩女歧视中结识到的网络盟友,正陆续转变为攻击婚女的网络霸凌者。婚姻中的性别不平等、婚恋市场对女性的不友好,未能使女性团结起来进行抗争,而是由于各自对生活的构想不同、利益存在分歧而相互指责。
为应对此现象,陈亚亚与伙伴们近日又成立了“单身-非婚”权益倡导小组,旨在反对攻击婚女的前提下,推进单身者的权益。应“澎湃新闻·思想市场”之邀,陈亚亚梳理了她参与到反“剩女歧视”十年来的切身观察,并提出了在阶段性成果后,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剩女”通常指27岁(一说25岁)以上尚未结婚的女性,带有贬义,这个词是怎么出现并逐渐成为热词的,如今很难清楚溯源,但它大概是在2006年时就已在网上相当流行。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第一次收录了“剩女”。最初,“剩女”被视为一个新出现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而解决方案就是帮她们去结婚,2007年新华网的专栏文章《简单八招从“剩女”中突围》,就体现了这一思维模式。这类文章妇联的官网转载很多,甚至还转过一篇《有多少剩女值得我们同情》,指责有些单身女性道德沦丧、不值得同情【1】,由此可见当时的舆论倾向。
为了解“剩女”一词的流行状况,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剩女”为篇名进行搜索,发现这类文章最早从2006年出现,此后逐渐增加,到2010年文章数量达到顶峰(143篇),此后呈现不规则衰减趋势,但大致在2011年-2017年间保持一定的热度。2019年后逐年减少,到2021年仅有6篇文章,可见议题热点已过去(参见下图)。该数据统计虽然只涉及媒体报道和学界研究,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网络舆论的变迁。

网络十年,“剩女”一词的消歧之路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