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一周年:江湖永忆,侠情不远(8)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我们知道四大名著里面的前三部最早都没有文本,是说书人说话,一代代流传改编删定。今天很多普通中国乡民的是非正义观,依然来自戏文里的红脸白脸。
今天几代中国人也都很熟悉金庸。未来呢?00后的孩子们如何接受金庸?他们可能选择更多,不一定非要读金庸、看金庸系列影视。所以如何传承下去,是否能真的融入血液、成为世代相传的文学符号和养分,这只能交给时间。
东郭:先说两个最常见的判断。一是文学或者文化都有时代性。第二,文化或者文学都有继承性的。
福柯有所谓“知识型”,就是我们这个年代共享的一套知识。也可以这么理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所知道的东西,30年前的人不一定知道,30年后的人不一定知道。但如果只有时代性,那中华文明五千年怎么下来?所以文化还有一脉相承,佛家所谓“传灯”的那一面。
金庸先生当然是现代知识分子,但他也有很传统的“士”的一面。“士”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如果能力很强,力所能及,就把自己的思想、能量辐射出去,影响更多的人。金庸先生实际上已经做到了。当然也有另外一面,就是独善其身。能力达不到、时不我予的时候,也能够反求诸己,获得内心安宁。
金庸和他的小说遇到批评很正常,这个世界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都有,不会事事顺遂。所以金庸先生也好,我们也好,都应该有这种胸怀雅量。这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境界。
格子:时间过得真快,如白驹过隙,近两个小时的讨论差不多到尾声了。很多岛友从北京各地而来,也有从河北和重庆远道而来的朋友,不能留大家太久。
我想起复旦大学的严锋教授的一个总结。有人问,世界上还会不会再出现一个金庸?他的回答是——
那你得再找一个人,他出生在浙江海宁的书香世家,从小上过私塾,饱读诗书,历经战乱、国破家亡,一路到香港,经历了人生各种不如意,也办报纸,历经人世沉浮,最终写出这样的作品。
你还能找到这样一个人吗?你找不着了。所以,当我们去纪念金庸的时候,我们也的确有很大可能是在告别传统武侠这样一种文学范式。
但经典的好处就是这样,当它成为经典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永远都在那里,我们随时想读的时候,它都会在,也会回来。古典小说也是这样,走过了它的来路,直到今天依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今天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到来。
郭襄回头过来,见张君宝头上伤口兀自汨汨流血,于是从怀中取出手帕,替他包扎。张君宝好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谢,却见郭襄眼中泪光莹莹,心下大是奇怪,不知她为甚么伤心,道谢的言辞竟此便说不出口。却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